爱此亭亭竹,清节不随时。
借问赏音人,何如王徽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赏析作者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在读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注解和相关注释,抓住诗句的意思,概括作答。此诗的首句“爱此亭亭竹,清节不随时”的意思是喜欢这亭亭玉立的竹子,它的高洁的节操是不随世俗的变化而变。这是诗人赞美竹子,表达对竹子的喜爱之情。第二句“借问赏音人,何如王徽之”的意思是借问那些欣赏竹子的人,他们能比得上王徽之吗?王徽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以善书法著称。《晋书•王徽之传》说他“尝诣新安吴隐之,当魏武(曹操)与文帝(曹丕)争汉中地,方经略巴蜀,徽之往见而说之,隐之曰:‘今天下大乱,刘玄尚在,君何不案兵束甲,观时变化?’徽之曰:‘卿自言才若司马德操、邓伯道,吾虽不及二人,可无过也。然亦使吾结袜整带;事定无功者乃可脱耳。今两宫并立,敌国敌境,公家之事,一饭未尝忘于怀。吾实荷国重任,岂有宿负!若令四海鼎沸,正赖明将军耳。’”王徽之认为:“我虽然没有管仲、子产的才能,但我却可以像你们一样,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出力效命,保卫社稷。”因此,王徽之是一个忧国忧民、忠诚正直的君子。所以,诗人用王徽之来比喻自己,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样,为国家尽忠竭力。
【答案】
爱此亭亭竹,清节不随时。
借问赏音人,何如王徽之。(爱:欣赏;清节:高洁的节操;随时:顺时;王徽之:晋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
译文:喜爱这亭亭玉立的竹子,它的高洁的节操是不随世俗的变化而变。
赏析:这首诗的大意是:诗人喜欢这亭亭玉立的竹子,他的高洁的节操是不随世俗的变化而变。诗人借问那些欣赏竹子的人,他们能比得上王徽之吗?王徽之也是一位忧国忧民、忠诚正直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