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拥飞岚滴翠,日摇光影栖霞。
欲问前朝故事,断碑土绣苔花。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首联写栖霞寺建于梁武帝时期,其石佛工艺精湛,至今尚存一半;颔联写摄山寺,又名栖霞寺,因其在栖霞山中而得名,古牌铭剥落严重,云气环绕,飞岚滴翠;颈联写想探问前朝的故事,但只能看到断碑和土绣苔花。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无限感慨之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答案】

游栖霞寺,栖霞寺位于江南名城南京西北方的栖霞山麓,因山上有座栖霞寺而得名;栖霞寺始建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年),是南朝梁时所建。南朝梁武帝为了纪念佛教,弘扬佛法,特在山中开凿石窟,塑造佛像。栖霞山北麓有著名的舍利塔,即栖霞寺舍利塔。栖霞寺石刻造像,以窟龛造像最为著名,共有大小窟龛74处,造像506尊,造像风格为“秀骨清相”的吴带当风型。

“石佛甚众亦极巧”,石佛多且精巧,雕刻精细。“晴皆铁嵌今存者居半”,晴空下石佛被镶嵌在铁块中,保存至今的石佛占了一半。“亦有残破不堪者”,“亦有残破不堪者,或已无存”。石佛的残缺,有的已经没有了。

“古牌铭剥落”,寺庙的旧匾额上的铜质铭文已被锈蚀剥落。“云拥飞岚滴翠,日摇光影栖霞”,云雾缭绕着山峦,阳光照耀着山间的树木。

“欲问前朝故事,断碑土绣苔花”,想要探问前朝的故事,却只见到断碑上爬满土锈和苔藓。

“云拥飞岚滴翠,日摇光影栖霞”,云雾萦绕着山峰,青山绿树映照着阳光。

“欲问前朝故事,断碑土绣苔花”,想要探问前朝的历史,只见到断残的碑石和覆盖在上面的青苔。

赏析:

这首诗是咏古抒怀之作。作者通过对栖霞寺及摄山寺的描写,表现了对历史遗迹的眷恋和惋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