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敲台上石零丁,露草骨丝虫乱鸣。
独有东山无改换,几番冷眼看升平。

【注释】

凌敲台:台名,在太平城北。改黄山寺:山有黄山寺,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但存一危石:指黄山寺台上仅有的一块残破石壁。零丁:孤零零。骨丝虫乱鸣:形容露草上虫声乱响,犹如丝线般细碎。东山:指李白家乡四川江陵,因地处长江之东而得名。冷眼看升平:意谓自己身处乱世之中,对升平景象不感欣慰。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流寓江南时期所作,写于天宝十二年(753),时年41岁。当时李白已辞官南游多年,本欲归隐故乡,却仍被谗言所累,不得归去,遂寄情山水之间。首两句写黄山寺台遗址,以“台”字起兴,暗点题中“黄山寺台”,再以“但存一危石”四字作结,突出了黄山寺台残存之迹。“淩敲台上石零丁”,字面意思是“登上凌敲台,看到台上只有一块石头”,但字面背后隐含着诗人对于世事沧桑、人事代谢的感慨,以及对于国家兴亡的担忧之情。“露草骨丝虫乱鸣”,则进一步描绘了黄山寺台遗址荒凉破败的景象,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无奈。“独有东山无改换”,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自己故乡的山水之美好与自己如今身处之地荒凉破败形成鲜明对照,既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时局变幻的无奈和忧虑。“几番冷眼看升平”,则是诗人对当前时局的一种讽刺和批评,暗含着诗人对于统治者昏庸无能、百姓生活困苦的不满和愤慨之情。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含蓄,是一首典型的怀古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