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雒想宓妃,游楚梦高唐。
宫中多婵媛,弃置如遗忘。
岂其浊河流,独有鲤与鲂。
芸堂是燕寝,兰阁有芳香。
归来欢日夕,至乐方未央。

涉雒想宓妃,游楚梦高唐。

宫中多婵媛,弃置如遗忘。

岂其浊河流,独有鲤与鲂。

芸堂是燕寝,兰阁有芳香。

归来欢日夕,至乐方未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夫之创作的《感遇十一首·其九》。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生活的无奈。

  1. 涉雒想宓妃,游楚梦高唐:“涉雒”和“游楚”都是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代表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里的“宓妃”和“高唐”则是指代理想中的贤妻良母。诗人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
  2. 宫中多婵媛,弃置如遗忘:这里的“婵媛”形容女子美丽动人,而“弃置如遗忘”则揭示了现实中的不公和冷漠。诗人用这种对比强调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3. 岂其浊河流,独有鲤与鲂:这里的“浊河”象征着混乱和污浊的社会环境,而“鲤与鲂”则代表着纯洁和善良。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芸堂是燕寝,兰阁有芳香:这里的“芸堂”和“兰阁”都代表了高雅和清新的环境。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美好的生活空间,表达了对优雅生活方式的向往。
  5. 归来欢日夕,至乐方未央: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尽追求和期待。尽管现实中可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诗人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直到生命结束。

这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坚定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