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红映春波水。盈盈只在沅江里。湘水下巴邱。湖西是鼎州。
停桡相借问。咫尺花源近。三户复何人。长歌扫暴秦。
【注释】
1.沅江:沅江县。巴邱:即巴丘,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鼎州:今湖南常德市。
2.长歌:指《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句。
3.暴秦:秦始皇。
【赏析】
此词是作者于元符四年(1099)初春游桃源洞所作。上片写桃花源的景致与位置;下片写泛舟桃源洞口所见,抒怀古伤今之情,寄慨遥深。
“桃花红映春波水。”首两句点出桃源洞所在的沅江一带春意盎然、风光明媚。“桃花红”,既写出桃花盛开时的颜色,也暗含着诗人自己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之情。“春波水”,既点明时间是春天,又渲染了春水荡漾、绿波粼粼的美景,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盈盈只在沅江里”,“盈盈”一词,既形容桃花盛开的美丽,也暗含着诗人对桃花盛开时美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的美貌和气质。“盈盈”一词还含有桃花盛放时的艳丽色彩,使桃花更加生动可爱。“盈盈”二字还含有桃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海之中,陶醉其中。“湘水下巴邱。湖西是鼎州。”第二句描绘了桃花源的具体位置——沅江边的巴丘。“湘水”指的是沅江,而“湖西”则指洞庭湖西岸的鼎州市。这里不仅指出了桃花源的具体地理位置,更表达了诗人对桃花源所在之地的向往之情。
“停桡相借问。咫尺花源近”。“停桡”即停船靠岸的意思,“相借问”则表现出了诗人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之情。他停下船只,向当地人打听桃花源的地址,希望能够亲自前往一探究竟。“咫尺”一词则强调了距离的微小,让人感觉到桃花源就在自己的脚下,触手可及,令人欣喜若狂。“三户复何人?长歌扫暴秦。”“三户”是指传说中的陈胜、吴广起义军在大泽乡发动的农民大起义。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美丽景色和地理位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桃花源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整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