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似带春愁,却倩何人说。更无半字与关心,吐出丁香舌。
红烛影摇风,斜映朦胧月。铅华谁辨假中真,皮下无些血。
注释:
- 卜算子:词牌名。
- 咏傀儡示从游诸子:指代《咏傀儡行》,即《咏傀儡》诗,是作者在游学时所作。
- 带春愁:形容人像春天的景色一样充满忧愁。
- 何人说:谁能够理解我的内心呢?
- 半字:指一个字。
- 关心:牵挂、忧虑。
- 丁香舌:比喻说话委婉曲折,有情味。
- 红烛影摇风:形容烛光摇曳生姿,与风相呼应。
- 斜映朦胧月:形容月光被烛光斜照,呈现出朦胧的影像。
- 铅华:化妆用的粉末。
- 皮下无些血:形容脸上没有血色,显得苍白。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傀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上片主要描写傀儡的形象和特点。首句“也似带春愁”,以“春愁”来形容傀儡,暗示傀儡仿佛也有情感,但又无法表达。第二句“却倩何人说”,询问谁能理解傀儡的情感。第三句“更无半字与关心”,表示傀儡没有真正的情感,只是表面装点。第四句“吐出丁香舌”,形容傀儡说话时吐字清晰,有节奏感。整首上片以“春愁”为主线,通过“倩”、“说”、“关心”、“吐出丁香舌”等词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傀儡的外观和行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傀儡的情感和思考。
下片主要写傀儡的虚伪和真实。第五句“红烛影摇风”,形容烛光在风中摇曳,给人以美丽而神秘的感觉。第六句“斜映朦胧月”,进一步描绘了月光被烛光斜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第七句“铅华谁辨假中真”,指出傀儡表面的华丽和真实的本质之间的区别,暗示傀儡的真实面貌往往被华丽的外表所掩盖。第八句“皮下无些血”,进一步强调傀儡的真实本质,没有真实的生命和情感。整首下片以“红烛影”、“月亮”、“铅华”等词语为线索,通过对比和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傀儡的虚伪和真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虚假和真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词通过咏物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感慨。它以傀儡为载体,通过对其外形、行为、情感等方面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虚伪、虚假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反思。同时,它也展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使这首词成为了一首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