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倚磨崖题彩笔。记得中兴,仙李蟠根密。万里湘天开白日。晶光长射蛟龙室。
欲泛扁舟寻往迹。路隔丹梯,水弱罡风疾。日暮湘灵空鼓瑟。猿声偏向苍湾出。

【注释】

谁倚:何人,什么人。磨崖:在今湖南岳阳市北的岳屏山石壁上刻有摩崖石碑。彩笔:指毛泽覃。仙李:指仙人李十二,唐代著名道士。蟠根密:根茎盘结茂密。湘天:指洞庭湖。晶光:晶莹的光华。蛟龙室:指水底洞穴。丹梯:指传说中的神梯,传说中仙人以丹砂炼成,可通天。路隔:道路阻隔。罡风:旋风。苍湾:指洞庭湖南面的小洲。鼓瑟:弹奏琴曲《高山流水》。猿声:指湘江边猿猴的鸣叫声。

【赏析】

此词是一首描写洞庭风景的佳作。作者通过写“潇湘十景”之一“洞庭”,来展示洞庭湖壮阔美丽的景色。

上阕起首二句写洞庭湖的风光。“谁倚”三句写洞庭湖的景色。“谁倚”“记得”点明是诗人自己。他站在岳阳城北的岳屏山上,看到从天边到湖底,处处都有如诗如画的境界,不禁想起当年仙人李十二曾在此地居住过。“仙李蟠根密”五字,形象地写出了仙人李十二的根深叶茂、枝繁花艳。“万里湘天开白日”两句写洞庭湖浩瀚辽阔,晴空万里。“晶光长射蛟龙室”写湖水清澈明亮,能照见蛟龙潜居之地。

下阕换头三句写游湖所见。“欲泛扁舟寻往迹”一句,说明作者是想乘船游览。“路隔丹梯”两句写由于道路阻隔,无法到达仙人居住的地方。“日暮”三句写傍晚时湘灵(湘江女神)仍在弹奏琴曲《高山流水》。“猿声偏向苍湾出”,写猿猴的啼声从湘江边的山湾中传出来。这几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幽雅的洞庭湖景色。

这首词写得很有层次感,前六句先写洞庭湖的壮美和美丽,后四句再写洞庭湖的幽静。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开阔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