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七叶选重光,世及重昏亦可伤。
宫色渐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黄。
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
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
诗句原文:
南边七叶选重光,世及重昏亦可伤。
宫色渐非天水碧,柘袍又看女真黄。
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
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
注释译文: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的一首七言绝句,题为《读宋史》。诗中通过对宋朝历史事件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 诗句注释:
- 南边七叶选重光:指宋朝历史上有多位皇帝,他们的后代被认为继承了皇位。
- 世及重昏亦可伤:指由于皇位过于依赖后代,导致王朝衰落。
- 宫色渐非天水碧:描述皇宫的颜色已经不同于过去,可能因为政治腐败或外部压力而改变。
- 柘袍又看女真黄:女真族是后来金朝的主体民族,这里用“女真黄”形容金人的颜色。
- 外夷岂敢分中夏:表示外来的民族不敢侵犯中原地区,说明宋朝在对外关系上的谨慎。
- 一汴何因说二杭: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北宋的都城,而杭州则是南宋的都城。这里用汴京和杭州来指代宋朝的两个朝代。
- 堪恨三朝谋国是:表示对宋朝三个朝代(北宋、南宋、辽朝)都有问题,即无法为国效力的遗憾。
- 是谁惟有杀忠良:指只有那些为了权力而不择手段的奸臣才有机会掌握大权。
- 赏析:
这首诗是对宋朝历史的回顾和反思。通过描写宋朝的历史事件,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诗中通过对“世及重昏亦可伤”、“宫色渐非天水碧”等词句的使用,展现了作者对宋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关注。同时,通过对“外夷岂敢分中夏”、“一汴何因说二杭”等词句的使用,表达了诗人对宋朝对外关系的担忧和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最后,通过对“堪恨三朝谋国是”、“是谁惟有杀忠良”等词句的使用,揭示了诗人对宋朝三个朝代都有问题的看法,以及对那些不择手段的奸臣的批评。整首诗通过对宋朝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