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辙迹到遐荒,象魏新年法渐详。
卜世渐看杭易汴,传衣又见吕仍王。
本来大块为安宅,不道眉山是故乡。
人定胜天千载下,尽输琼岛一枝香。
先生辙迹到遐荒,象魏新年法渐详。
卜世渐看杭易汴,传衣又见吕仍王。
本来大块为安宅,不道眉山是故乡。
人定胜天千载下,尽输琼岛一枝香。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先生辙迹到遐荒”:这句话表达了苏东坡虽然被贬至遥远的地方,但仍留下了他足迹的传说,暗示其才华和经历的深远影响。
- “象魏新年法渐详”:此处指新的政治法律逐渐完善,反映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与进步。
- “卜世渐看杭易汴”:“卜世”可能是指预测或预兆,而“杭易汴”指的是宋朝初期的政治变迁,如北宋初年通过王安石变法试图改革旧有弊病。
- “传衣又见吕仍王”:这里的“传衣”可能是指服饰、文化或者政治理念的传播,而“吕仍王”则可能是对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引用。
- “本来大块为安宅”: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向往,将广阔的大地视为心灵的归宿。
- “不道眉山是故乡”:这里的“眉山”特指苏轼自己的故乡眉州,即今四川眉山市,表明尽管被贬,诗人心中仍有故土之情。
- “人定胜天千载下”:表达了即使在困难时期,人们的意志也能战胜自然力量的信念。
- “尽输琼岛一枝香”:这句诗以“琼岛”作为比喻,象征着美好但脆弱的事物,强调了在艰难中依然保持美好的精神。
综合赏析:
《题东坡祠》是明朝王佐的诗歌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苏东坡的描述,展现了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影响力。诗中不仅反映了苏东坡个人的生活轨迹和思想转变,还折射出宋代乃至中国历史的变迁与发展。王佐运用了象征、对比等手法,深刻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及其在文化和历史中的深远影响。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作也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珍视。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