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生净几,明月照虚斋。
有梦皆能语,无书可寄怀。
高花红映石,细草绿盈阶。
遥忆文心暇,园亭渐次佳。

寄闲自

清风生净几,明月照虚斋。

有梦皆能语,无书可寄怀。

高花红映石,细草绿盈阶。

遥忆文心暇,园亭渐次佳。

注释:

  1. 清风生净几:清风拂过书桌上的几案,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2. 明月照虚斋:明亮的月光洒在空无一物的书房中。
  3. 有梦皆能语:只要有梦想,就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4. 无书可寄怀:没有书籍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
  5. 高花红映石:红色的花朵在阳光下与石头相映成趣。
  6. 细草绿盈阶:绿色的小草覆盖着台阶。
  7. 遥忆文心暇:遥想文学创作时的闲暇时光。
  8. 园亭渐次佳:园中的亭台楼阁逐渐变得优美迷人。

赏析: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清风、明月、花香与绿意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这种宁静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清风生净几”,以清风生净几为引子,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紧接着,“明月照虚斋”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书房的清幽景象。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有梦皆能语”,表现了诗人在梦境中自由畅想的能力。第三句“无书可寄怀”,则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书籍的依赖。这两联紧密相连,既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他的人生观。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高花红映石”和“细草绿盈阶”分别展现了花朵与石头、小草与台阶之间的和谐之美。这些诗句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最后两联则是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遥忆文心暇”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中那份宁静与专注的向往;而“园亭渐次佳”则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将会逐渐增多。这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同时,它也传递了对于自然美和生活美好的珍视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