葭菼苍苍客思催,江门流水重徘徊。
寒潮日暮雁初落,野岸秋深人又来。
两度黄花淹旅梦,半山明月独登台。
劳劳沧海云踪远,夜听孤城画角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葭菼苍苍客思催,江门流水重徘徊。
  • 注释:葭(jiā)菼(zhǎn),即芦苇,这里形容草木苍翠。客思,指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赏析:诗人在旅途中看到芦苇茂盛,感到时光流逝,思念家乡的情感更加强烈。他站在江边,看着流水缓缓流淌,不禁驻足徘徊,感叹时间的无情和旅途的漫长。
  1. 寒潮日暮雁初落,野岸秋深人又来。
  • 注释:寒潮,即寒冷的海风。人又来,指行人再次来到岸边。
  • 赏析:随着天气转冷,傍晚时分,大雁开始向南飞去,象征着秋天的来临。而在这寒冷的潮水中,又有行人再次来到岸边,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1. 两度黄花淹旅梦,半山明月独登台。
  • 注释:黄花,可能是指菊花,也可能指的是黄色的叶子或花朵。旅梦,指旅途中的梦想或幻想。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异地生活的不易。他曾经两次在梦中梦见家乡的菊花,而现在只能在山上独自欣赏那半山腰上明亮的月光,感受孤独与寂寥。
  1. 劳劳沧海云踪远,夜听孤城画角哀。
  • 注释:劳劳,形容心情烦乱不安。
  • 赏析:诗人在这里描绘了一幅辽阔大海的画面,海面上的云彩飘渺不定,给人一种遥远和迷茫的感觉。同时,他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远处孤城的号角声,那种哀伤的声音让人心生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在异地生活的孤独和寂寞。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形象生动,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