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岁南征棹,依依带夕阳。
侵春芳草合,入夜碧云长。
浦月交珠彩,山风送酒香。
幸无迁谪怨,作赋不投湘。
薄暮
薄晚的落日,献岁南征的船儿轻轻荡漾。
在夕阳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春意渐浓。
侵晓的芳草与春天相遇,夜晚的碧云和月亮交相辉映。
浦上的月色如珠似彩,山风送来了酒香。
幸运地没有迁谪之怨,我作赋不寄湘江。
注释:
- 薄暮:傍晚时分,天色将暗。
- 献岁:旧历岁末,即年底。南征:远行。棹(zhào):船桨。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侵春:春天已经到来。芳草:指早春时节的草木。合:聚集,这里形容春草茂盛。
- 入夜:晚上降临。碧云:天空中的云彩呈青色。长(cháng):延长,延伸。
- 交珠彩:形容月光下波光粼粼。
- 山风:指山上吹来的风。送酒香:形容山风吹得酒香四溢。
- 无:没有,指没有迁谪的怨恨。幸:侥幸,幸运。无迁谪怨:没有受到贬谪的怨恨。
- 赋:诗歌的一种体裁。不:不必。投湘:指屈原投江自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传说。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一个傍晚时分,乘船南游的场景。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黄昏写到夜晚,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献岁南征棹,依依带夕阳”描写的是诗人在南行途中,看到夕阳西下的情景。这里的“献岁”指的是新年,“南征”则是诗人的出行方向。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喜悦之情。而“依依带夕阳”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情感,夕阳的余晖似乎都在为诗人的行程加油鼓劲。
第二句“侵春芳草合,入夜碧云长”描绘了诗人所经过的地方春天已经到来。这里的“侵春”意味着春天已经开始渗透大地,而“芳草合”则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与草木之间的交融。而“入夜碧云长”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碧云如同被时间拉长了一样,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第三、四句“浦月交珠彩,山风送酒香”则是对诗人所见所闻的具体描写。这里的“浦月交珠彩”形容的是浦上的月光照在水面上犹如珍珠一般闪烁。而“山风送酒香”则是说山风带着酒香吹拂过来,让人感到舒适惬意。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最后的两句“幸无迁谪怨,作赋不投湘”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这里的“迁谪”是指被贬谪的意思,而“作赋不投湘”则是说自己不会因为被贬谪而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通过这样的结尾,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坦然面对以及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境遇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它既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一种对人生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