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注清流作带围,高头三面拥澄晖。
蛟龙卧处烟光重,天水分间岸影微。
梁帝人民鱼鳖是,淮王鸡犬井庐非。
凭栏唤得南飞雁,来岁于今伴客归。
【注释】
淮安城楼:即《登金陵凤凰台》,作者自注:“余登此台,作诗以见志。吴门顾梁汾编修见和之作。”屈注:指长江水。清流:指长江水。带围:指江边一带。三面拥澄晖:形容江水环绕着城楼。高头:上面。蛟龙卧处烟光重:意思是说城楼上的蛟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天水分间岸影微:意思是说江面上的水面像一幅幅画一样。梁帝:南朝陈后主,陈朝皇帝陈叔宝。人民:指平民百姓。“鱼鳖是”句:意谓陈后主统治下的人民如鱼鳖般受尽苦难。淮王:指南朝齐武帝萧衍。鸡犬井庐非:意谓老百姓家鸡犬都关进井里,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凭栏:站在栏杆旁。南飞雁:这里指候鸟。来岁于今伴客归:意思是说明年春天你们将回到家乡,而我将在这里等候你们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七绝,诗人登上了位于古城之北、长江之滨的一座城楼,放眼远眺,只见一片烟波浩渺,苍茫无际,而那古老的历史,则更使诗人感到茫然和惆怅。诗人首先从江上眺望,江水环绕着城楼,城楼高耸在江水的环抱之中。接着又写到了城墙上的蛟龙,它似乎在云雾缭绕之中,若隐若现的,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然后诗人又把目光转向了江面上,江面广阔无比,仿佛是一幅流动的风景画面,而在这幅画中,最显眼的是那些被砍伐殆尽的树木,它们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繁华,同时也在告诫着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最后诗人又把视线投向了远方,那里有一片片房屋被毁后的瓦砾,还有那些被砍伐的林木,它们都在向人们展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全诗通过描绘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