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照秋风一面晴,白鸥群杂浪花明。
云连匡阜常无顶,江到浔阳暂有声。
帆席好风归范蠡,烟波新月属袁宏。
到家自有清溪钓,不羡沧浪唱濯缨。

《落照》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采用绝句形式。

第一句“落照秋风一面晴”,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夕阳西下,天空呈现出一片明亮的晴空,秋风拂过,带来了凉爽的气息。这里的“落照”指的是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而“秋风”则描绘了风的清凉感。同时,“一面晴”也暗示了秋天的晴朗天气。

第二句“白鸥群杂浪花明”,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一群白色的鸥鸟在水面上翱翔,与浪花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明亮。这里的“白鸥”指的是白色的海鸥,而“浪花”则描绘了海浪的翻滚。同时,“明”字也暗示了阳光的照射,使得江面更加明亮。

第三句“云连匡阜常无顶”,描述了匡庐(即庐山)的壮丽景色:云雾缭绕,连绵不绝,仿佛山巅永远看不到尽头。这里的“匡阜”指的是庐山,而“无顶”则形容云雾的高远和神秘。同时,“常无顶”也暗示了庐山的雄伟壮观。

第四句“江到浔阳暂有声”,描绘了长江的流向:江水流淌到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时,暂时发出声音。这里的“浔阳”指的是今天的九江市,而“暂有声”则形容江水的流动声。同时,“有声”也暗示了江水的奔腾。

第五句“帆席好风归范蠡”,表达了作者对范蠡的敬仰之情:在顺风扬帆时,他乘风破浪,如同古代的英雄人物范蠡一般。这里的“帆席”指的是船帆和船席,而“好风”则形容风力强劲。同时,“归范蠡”则指代了古代的智者范蠡,表示作者对其智慧和能力的敬仰。

第六句“烟波新月属袁宏”,描绘了夜晚的宁静美景:烟雾弥漫的江面,月亮悬挂在空中,如同袁宏所画的美景。这里的“烟波”指的是江水和雾气交织的景象,而“新月”则指的是明亮的月亮。同时,“属袁宏”则是指这美景如同袁宏画中的景色一样美丽。

第七句“到家自有清溪钓”,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志向: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像陶渊明那样悠然自得地钓鱼,享受田园生活。这里的“清溪钓”指的是在清澈的溪流中垂钓,而“自家”则表示自己的意愿和志向。同时,“不羡沧浪唱濯缨”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官场的不屑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落日、秋风、白鸥、浪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同时,通过对匡庐、长江等名胜古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此外,诗歌通过运用典故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诗人以“到家自有清溪钓”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既富有艺术性和哲理性,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