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刘遗泽自汪洋,拔起阶无一旅强。
东洛骤开铜马帝,西秦先逊宝鸡王。
云台宿拱山河谧,钩濑星连太紫光。
遂闭玉关休远驭,醴泉野谷养痍疮。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炎刘”指东汉光武帝,“遗泽”指汉光武帝遗留下来的恩惠。全诗先写光武遗泽广大,继写群雄割据的局面。后四句写东晋、西秦、北齐、北周相继而亡的历史。最后四句写隋文帝统一全国,并作结语。
“炎刘”,即东汉的光武帝。《文选·张衡<思玄赋>》“炎刘既衰”李善注引《汉纪》曰:“光武皇帝起舂陵中庐,举兵诛灭王莽。及至天下既定,乃召公卿大夫及诸生议建年号。”
【答案】
译文:
东汉光武帝留下的恩德如海洋般广大,拔高了台阶却无一旅之强。
东晋突然爆发了铜马之乱,西秦先退让于宝鸡王的位次。
云台山上久留拱卫山河,钩濑星连太紫之光。
于是关闭玉关,不要远去驾驭龙舆。
赏析:
首联写光武遗泽广大,拔高了台阶却无一旅之强。诗人用“汪洋”、“拔起”、“阶无一旅”等字来表现光武留下的恩惠广大无边,但群雄割据的局面也由此产生。这两句以“遗泽”和“阶无一旅”相对,写出了光武帝在群雄割据的混乱中,仍能保持国家的安定,显示出光武的雄才大略。
颔联写东晋、西魏、北齐、北周相继灭亡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王朝都是短暂的,都存在得不久,但是它们在历史上的作用却是不可抹杀的。东晋虽然偏安江南,但也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政权之一。它与南朝对峙,使北方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为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西魏和北周则分别建立了隋朝和唐朝,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两个重要朝代。
颈联写隋文帝统一全国。“玉关”,指代边关,这里指隋文帝统一天下后的边防要地。“遂闭玉关”意为从此关闭边关不再远去。“醴泉野谷”指隋文帝在民间广施仁政,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养痍疮”指恢复元气。这一联写隋文帝统一全国,安定民心,使国家进入和平繁荣的时代。
尾联写隋文帝统一全国后的历史作用。隋文帝统一全国后,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隋王朝的统一局面。同时,他还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使隋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