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桡何处等闲开,石鼓旃檀回雁回。
秋蚤三湘蜂瘦出,雨余百粤涨肥来。
过江远看婵娟竹,扪字闲桃绣蚀苔。
就使残生归不得,一茅应傍祝融堆。

衡州旅舍二首 其二

兰桡何处等闲开,石鼓旃檀回雁回。秋蚤三湘蜂瘦出,雨余百粤涨肥来。

过江远看婵娟竹,扪字闲桃绣蚀苔。就使残生归不得,一茅应傍祝融堆。

注释解析

第一句

  • 兰桡何处:描述的是一只装饰华丽的船在平静的水面上缓缓驶动,这里的“兰桡”指代船只,而“何方”则表达了一种迷茫与探索。
  • 等闲开启:形容这艘船的开启是不经意的、轻松的,反映出旅人对于旅途中遇到的新奇事物的一种轻松接纳态度。
  • 石鼓旃檀:这两种都是古代文物,石鼓代表历史的记忆,旃檀则是一种珍贵的木材,这里用以比喻旅途中的珍贵记忆和经历。
  • 回雁回:“回雁”通常指的是大雁每年秋天飞向南方,春天又返回的习性。在这里,它象征着循环往复、岁月更迭。

第二句

  • 秋蚤三湘:三湘地区位于中国湖南省西部,秋季时当地景色宜人,但此处“蚤”字可能是指时间较早或气候较凉。
  • 蜂瘦出:描述了蜜蜂在秋季开始忙碌采蜜,这里的“瘦”可能意味着蜂群的数量有所减少。
  • 百粤涨肥来:百粤泛指广东一带,提到这里的河流由于降雨增多而变得宽阔且水位上升。

第三句

  • 过江远看:通过“过江”这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景致的向往与欣赏。
  • 婵娟竹:婵娟常用来形容月亮的美丽,而“竹”则是竹子的一种,这里可能是指月光下竹子的影子。
  • 扪字闲桃绣蚀苔:描述了诗人在抚摸古迹时的细致与感慨。这里的“扪字”可能是指触摸到的古文字或铭文,“绣蚀苔”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文字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斑驳、难以辨认的情景。

第四句

  • 就使残生归不得:表达了一种无奈和留恋的情感。尽管诗人渴望返回故乡,但却因为某些原因(可能是战乱、疾病或其他不可抗力)而无法如愿。
  • 一茅应傍祝融堆:这里的“一茅”可能是指诗人的住所或者临时搭建的小居所,而“傍祝融堆”则暗示着这座小居所在自然景观中的某个位置,可能是靠近祝融峰等壮观的自然景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衡州旅舍的描写,展示了旅行者对自然美景与历史遗迹的深深留恋。诗中的意象丰富,从自然景观到人文历史,再到个人情感,都得到了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诗人不仅记录了旅途中的风景与体验,更通过这些景物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