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堕井文字缺,铜腥已尽菱半折。
拾来直置玉几旁,斑驳坭中认磨灭。
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
此镜开元龙脑铸,宋家宰相行照见。
是时天子传绀殿,三十六宫一日遍。
今人不同古人心,古人那似今人面。
免月会缺还复圆,此镜半面那可存。
从今镜水不镜镜,不如还镜古井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古镜叹》,全诗如下:

古镜堕井文字缺,铜腥已尽菱半折。
拾来直置玉几旁,斑驳坭中认磨灭。
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
此镜开元龙脑铸,宋家宰相行照见。
是时天子传绀殿,三十六宫一日遍。
今人不同古人心,古人那似今人面。
免月会缺还复圆,此镜半面那可存。
从今镜水不镜镜,不如还镜古井眠。

注释:

  • 古镜堕井文字缺:指古镜坠落井中,文字部分受损或缺失。
  • 铜腥已尽菱半折:铜锈已经侵蚀,镜子的边缘已经断裂,如同菱角一样扭曲。
  • 拾来直置玉几旁:捡到这面古镜后,就直接放在玉制的桌子旁边。
  • 斑驳坭(ní泥)中认磨灭:在泥土中可以看到磨灭的痕迹。
  • 今人得镜忆古时:现在的人们得到这样的古镜,就会想起古代的事情。
  • 唐开元年铸造:唐朝的开元年间,这面古镜是由龙脑木制成的,龙脑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香气浓郁,所以制作出来的镜子质量非常好。
  • 宋家宰相行照见:宋朝的一位宰相曾经使用过这面镜子,他在照见自己时感到惊奇。
  • 是时天子传绀殿,三十六宫一日遍:当时皇帝把这面镜子传到宫殿里,三十六个宫殿中的人们每天都可以见到它。
  • 今人不同古人心,古人那似今人面:现在的人们在思想感情上和古人不同,而古人的思想情感又和现代的人不一样。
  • 免月会缺还复圆:月亮有时残缺不全,然后又重新圆满起来。
  • 此镜半面那可存:这面古镜的一半已经不复存在了。
  • 从今镜水不镜镜:从此以后,镜子不再像镜子了。
  • 不如还镜古井眠:不如把这面镜子还给古井,让它在古井中沉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古镜的损坏和失落,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通过对古镜的描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将古镜与历史、文化、人性等元素紧密相连。诗中的“古井”也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最后一句“不如还镜古井眠”,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