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十月行山东,道经德王旧废宫。
宫边老人时能说,具陈旧入府宫中。
当时王坐浣妆楼,自夸罗绮几千秋。
此日老人年尚少,眼看春去不知愁。
池边错落金粉浮,美人夜卷珠帘钩。
鸭绿小靴红鹤嘴,内信传梳宫样头。
两旁尽种根深柳,肯把垂杨系马首。
雨时又听芭蕉花,自倚诸王不如他。
一朝会歇繁华地,宫蛙散入行人耳。
行人来去读旧碑,年深碑没时代移。
石马森然如有说,儿童歌落青州雪。
风起行人莫上台,至今台上生明月。
十万牛山道上家,不知若个看空花。
斜阳半落空宫瓦,传说当年旧浣纱。
只今鸟雀喧台榭,犹似银屏歌舞夜。
【注释】
德王:唐德宗李适长子。名上金,封陈王;次子名上金,封寿春王;第三子名上金,封丰阳郡王。后因避讳,改封为“德王”。废宫:指德王被废后不再居住的宫殿。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诗人在经过德王废宫时,有感而作,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慨叹。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德王废宫前所见。十月,是秋天的季节,诗人行经山东时,来到德王废宫门前。他看到德王旧居的废宫依然存在,不禁感慨万千。
三四句紧承“废宫”二字。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德王的旧居,并从侧面烘托了德王的荒淫。这两句诗,既交代了时间、地点,又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的感受。
五六句紧承前面两句,进一步写德王旧居的情况。诗人看到德王曾坐过的“浣妆楼”,如今已无人居住了。他不禁自问:“当时王坐浣妆楼,自夸罗绮几千秋。此日老人年尚少,眼看春去不知愁。”意思是说:当年德王曾坐在这座楼上,自夸他的服饰华丽得可以和春天相比拟了好一阵子。可是,如今这位老人年纪还很轻,却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了,不知道忧愁。
七八句紧承上面两句,继续写德王旧居的情况。诗人看到德王后宫里的美人,仍然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不禁发出感叹:“池边错落金粉浮,美人夜卷珠帘钩。鸭绿小靴红鹤嘴,内信传梳宫样头。”意思是说:宫女们穿着金粉制成的衣服,在池边散步;她们晚上睡觉也卷起珠帘钩。宫女们穿的是鸭绿色的小靴,嘴上涂着红色的口红。宫女们还收到宫中妃嫔的信函,她们用梳子梳理发辫,梳子的样子和皇宫里用的一模一样。
九至十四句紧承上面几句,描写宫女们的日常生活。诗人描述了宫女们所住的地方以及她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种了很多柳树,把垂杨枝系在马的头上。当雨天来临时,芭蕉开花,听到宫女们在聊天。她们谈论的话题是:“自倚诸王不如他。”“诸王”指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德王的父亲李适。“诸王不如他”的意思是指皇帝不如其他诸侯王那样富有权势。
十五至十六两句紧承上面几句,描写宫女们的生活。宫女们聚在一起读书,读的很认真。她们读的是一部旧碑文,这部旧碑文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她们读得很入神,连石头上的字都看得很清楚。她们读完以后,就唱起歌来。这首诗描写的是唐代德宗时期的历史事件。
十七句紧承下面一句,点明全诗的主题。诗人在离开德王旧宫时,看到月光从台上洒下来,映照在德王废宫的墙壁上。诗人感到十分惊讶。他想到十万牛山道上家,也不知道这些宫女们到底在看什么花?为什么这些宫女们要在这里看花呢?
十八句紧承前面一句,进一步描写宫女们的生活。诗人看到斜阳半落在德王废宫的瓦片上,传说当年这里曾经发生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女子叫浣纱的,她在河边洗衣,不小心把一条丝线掉到了水里,她顺着这条丝线游到了河中央的一块石头上。这个女子非常漂亮,她上岸后,人们称她为“浣纱女”。后来这个女子嫁给了一个渔夫,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孩子长大后娶了一个妻子。他的妻子姓郑,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做德王。后来这个女儿做了皇帝。
十九句紧承前面几句,进一步描写宫女们的生活。诗人看到鸟儿在台榭上叽喳乱叫,仿佛是银屏歌舞的声音。他不禁想起古代的风俗习惯,那时的人们喜欢在台榭上唱歌跳舞来娱乐自己。
二十句紧承前面两句,最后点明主题。诗人看到风起时台上的行人纷纷离去,留下许多旧碑文。他不禁想到:这些碑文中记载的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现在这些事都已经过去了,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石马森然站在那里,好像在诉说往事一样。儿童们唱着青州雪的歌。诗人听到这些歌声后,不禁感慨万分。
二十一二句紧承上面两句,最后点明主题。诗人看着天上的明月,想到台上的石马。他不禁想起过去的故事,那些石马曾经陪伴着皇帝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但现在石马已经成为了一座座孤独的石塔。
【解析】
本诗为七言绝句。作者通过题壁上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慨叹之情。
第一段写诗人路过德王废宫时所见。诗人由德王废宫的残破之景想到德王荒淫无度之事。
第二段以反衬手法写出德王荒淫之过。
第三段写德王废宫内的景象,与第一段形成鲜明对比。
第四段以反衬手法写出德王荒淫之过。诗人看到德王后宫里的美人仍然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们种了很多金粉制的衣裙,宫女们都穿鸭绿色的小靴,嘴上涂红色口红,宫女们还在书信中互相传递梳子之类的东西。
第五段写宫女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住在台阁之间,养了很多的杨柳树,将垂下的柳条系在马头上。当下雨的时候,芭蕉开得正盛,听到宫女们在聊天。她们谈论的话题是:“自倚诸王不如他。”她们在讨论皇帝和其他诸侯王谁更有权势。
第六段写宫女们的学习生活。她们聚在一起读书,阅读旧碑文。她们读了很长时间才读完,她们读得很认真。她们读完以后就唱起歌来。这首诗写的是唐代德宗时期的历史事件。
第七段写诗人离开德王废宫的情景。诗人看到台阁之上的月光照射在墙上,感到很惊奇。他想到十万牛山道上家的人也不知道他们在看什么花?为什么这些人要把花朵放在台阁之间呢?
第八段写宫女们的生活。诗人看到斜阳半落时瓦片上的光影映照着德王废宫的墙壁。他想到浣纱女的故事。相传有个名叫浣纱的女子在河边洗衣服不慎将一根丝线掉到江水中去了,她顺流而上到了江中央的石头上。那女子长得非常美丽,人们称赞她为“西施”。后来那个女子做了皇帝,皇帝的妻子生下的儿子就是德王。
第九段写宫女们的生活。诗人看到鸟儿在台阁之间叽喳不停,好像是在奏响银屏上的乐曲一般。
第十段写宫女们的生活。诗人看到石马站在台阁上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儿童们唱着青州的歌曲,似乎在歌颂德王的功德。
第十一段写诗人看到台上空无一人只有月亮在照耀着台阁之间的景象。他想到石马曾经陪伴在德王身边度过艰难的时光。如今石马已成为一座孤零零的石塔了。
第十二段写诗人看到台上的石马。他想到石马曾经陪德王渡过风雨岁月。如今石马已经成为一座孤独的石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