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长安儿,生长长安道。
生不识长安,梦是长安路。
【注释】
妾:古代女子的谦称。长安儿:指唐代京城长安。
生长:生活在。
不识:不认识。
梦是:梦见,好像。
【译文】
我本来是长安城的人,长在长安道上生活。
我从来就不认识长安,却梦见它像一条长安路。
【赏析】
此诗为一首写梦的七绝。全诗四句,第一、二句写诗人梦中所见之长安;第三、四句写诗人梦中所感,即“生”时对长安的陌生和“梦”中对长安道路的熟悉。
“妾本长安儿,生长长安道。”“长安儿”,即长安城里长大的儿女。《汉书·张敞传》载:西汉时期,京兆尹张敞为政清廉,执法严明,曾因公出京,途中遇到一个老妇人,她向张敞叩头谢罪,说是她的两个女儿被人诬陷,被关在狱中,而她无钱送人,所以来投张敞求救,请他代为伸冤。张敞说:“长安令、史行奸利,坐网罗天下豪杰游侠,张敞至关津,奸人遮道诉冤,若耳属官,自度不耳入也。”后张敞到任,查明原委,为民除害。这里以“长安儿”暗指诗人。“生长”二字,表明了诗人对长安城的热爱和怀念。长安道,指长安城内的大街小巷。“长安”,古都名,今西安。长安道,泛指长安城中的街道。
“生不识长安,梦是长安路。”“生不识”三字承“长安儿”而来,说明诗人虽然生长于长安,但从未涉足过长安,因而对它并不熟悉,就像未曾认识一样。“梦是长安路”,则说明在梦中,他竟能梦见长安城的大路。这两句诗写出诗人虽未到过长安,却梦见过长安,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长安的无限向往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前两句交代背景,点明题旨;后两句抒发感情,表达愿望。整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梦中的景色,也没有具体描绘梦中的情景,而是通过梦境这一特殊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诗人对长安的眷恋和思念之情,构思新颖,别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