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乌桕树,是侬别欢处。
门前老鹁鸪,生子白头乌。

【注释】

子夜歌:古乐府《子夜四时歌》之一,内容大多描写妇女的生活。此诗为其中之一。“乌桕”是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革质,花白色、有紫晕。“别欢处”指离别之处,这里借指情人相会的地方。“鹁鸪”,一种水鸟,形似家鸡,羽毛灰黑色,尾长,善鸣。“生子白头乌”即比喻自己年老貌衰。

【赏析】

这首词写一位年轻女子在别情中回忆与情人分别的情景,抒发她对情人的思念之情。

上片写女子别情。首句以门前的乌桕树起兴,点出别情所在。乌桕树是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革质,花白色,有紫晕,十分耐人寻味。门前之树,既表明其为别情之所,又暗示女子与情人分别之后,仍怀念着这棵树,可见其对情人之深情厚意了。次句以门外的鹁鸪鸟起兴,说明别情之因。鹁鸪为一种水禽,形如鸡而大,羽毛黑褐色,尾长且分叉。它喜欢栖息在树上或近水的岩石上,善于呜叫,声音清脆悦耳。女子说“是侬别欢处”,意思是说“这是你我欢爱相聚的地方”。“别欢处”三字,既表明了离别的地点,又表达了女子的惜别之情,可谓一语双关。全句以景寓情,言浅意深,含蓄隽永。

下片写女子忆旧。第三句以门前的老鹁鸪起兴,说明别后相思的原因。“生子”两句化用《诗经·小雅·鹤鸣》“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游,百两御之”的典故,说自己虽已年老色衰,但仍不忘旧情,希望丈夫能像那老鹁鸪一样爱护她,使她能够幸福地过完晚年。

整首词通过女子的别情和相思来表现其深沉的情感,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音乐性,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这一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