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彩淡,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诗句赏析: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彩淡,风传阁道马蹄回。

今年元夜时,月明人尽望瑶台。 诗中描写了元宵夜的盛况以及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渴望。}

王守仁《元夕二首》译文与赏析

古诗文名句解析与翻译

  1. 原文及翻译
  •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①。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②。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③。
    月傍苑楼灯彩淡,风传阁道马蹄回④。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⑤。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⑥。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霄之夜,诗人自然是要怀念亲人的,而在这种时节,远离亲人的游子更会感到寂寞冷清,回忆往事也是十分自然的了。 作者把这种感受如实写来,更加显得真挚、深沉。
  •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彩淡,风传阁道马蹄回⑦。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⑧。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⑨。
    每逢佳节倍思亲,元宵之夜,诗人自然是要怀念亲人的,而在这种时候,远离亲人的游子更会感到寂寞冷清,回忆往事也是十分自然的了。 作者把这种感受如实写来,更加显得真挚、深沉。
  •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⑩。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⑾。
  1. 注释与关键词解释
  • 故园:指诗人的家乡,即浙江余姚(今绍兴)。
  • 今夕:今夜,元宵节之夜。
  • 蛮村:荒凉的村庄,指诗人所在之处偏远荒凉之地。
  • 孤寂:孤独寂寞。
  • 重闱:父母居室。
  • 瑶台:神话中的仙台,这里指元宵节的观灯场所。
  • 遗经:遗留下来的古书。
  • 车马:指代外出时的交通工具。
  • 重闱应念:父母应当思念远方的我。
  • 羌笛:古代西部民族的乐器,常用于表达哀愁。
  • 炎荒:边远荒凉的地方。
  1. 赏析
  • 王守仁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和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展示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对亲情的渴望。
  • 诗中的“故园”、“蛮村”等词汇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思乡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身处异地时的内心情感。
  • 此外,诗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拟人、借景抒情等也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度。
  1. 背景知识
  • 这首诗创作于正德年间,当时王守仁因直言进谏被贬谪至贵州龙场驿。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同时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 通过对元宵节的描述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人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坚强的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