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雪是故园雪,故园春亦琅琊春。
天机动处即生意,世事到头还俗尘。
立雪浴沂传故事,吟风弄月是何人?
到家好谢二三子,莫向长沮错问津。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尾两联写诗人对友人的劝诫,中间两联是送别时的赠言。

第一联:“琅琊雪”即指故乡的雪花,“故园春”,则是诗人思念的家乡。这两句的意思是:故乡的雪花也是从天上来的,故乡的春天也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这两句诗中用了“雪”“春风”两个意象,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二联:“天机动处即生意。”意思是说,天机的运转之处就充满了生机,万物都得到了生长。这里的“生机”一词用得非常贴切,它既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万物充满生机的赞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于友人前途光明、事业有成的美好祝愿。

第三联:“世事到头还俗尘。”意思是说,世间的事情到了最后,都是回归于尘世的俗事之中。这两句诗中用了“尘”、“俗尘”两个意象。其中,“尘”是指尘土;“俗尘”则是指尘世的俗事。这两句诗中,“到头”二字表明了事物发展的终结,而“尘尘”则表示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因此,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世间的事物到了最后,都是尘世的纷扰和烦恼。这两句诗中,“世事”与“尘尘”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对比的关系。这种对比关系使整首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而富有哲理。

第四联:“立雪浴沂传故事”,意思是说,当年孔子在立雪之后去拜见鲁国的国君,在浴沂之间传授《春秋》的故事。这里,“立雪”是指孔子为了践行自己的信念而立下的誓言;“浴沂”是指孔子在沐浴和洗脚之间传授《春秋》的道理。这两句诗中,“立雪”与“浴沂”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对比的关系。这种对比关系使得整首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而富有内涵。

第五联:“吟风弄月是何人?”意思是问:那些吟风弄月的人是谁?这里的“吟风弄月”一词用来形容那些文人雅士们的行为。这两句诗中,“吟风弄月”与前面三联中的景物描写相映衬,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效果。

第六联:“到家好谢二三子,莫向长沮错问津。”意思是说,等到你回到家里时,一定要好好地感谢我这些朋友,不要像长沮那样错找渡河之人。这两句诗中,“二三名子”是指那些曾经帮助过诗人的朋友;“长沮”则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他曾经误打误撞地帮助了一位过河者渡过了河。这两句诗中,“谢”与“问津”形成鲜明的对比关系,前者是表达感激之情,后者则是一种责备之意。这种对比关系使得整首诗歌的意境更加深刻而富有层次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前四句写景叙事,后四句写情赠友。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后四句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之情。

诗的前四句是一幅画。“琅琊雪”点出作者的籍贯之地。“故园春亦琅琊春”一句,既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更暗含着诗人对于故园春天的美好期待。“天机动处即生意”一句,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随着气流的变化而变化的美丽景象。“世事到头还俗尘”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名利场中的纷扰和烦恼有着清醒的认识。

诗的后四句是一段情。“立雪浴沂传故事”,描绘了古代先贤们为了践行信念而立下的誓言的场景。“吟风弄月是何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雅士们行为的评价与批评。“到家好谢二三子”,则是对诗人朋友们的祝福与期望。“莫向长沮错问津”,则是对诗人朋友们的忠告与提醒。

本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与抒发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怀念、对于名利场中的纷扰与烦恼的认识以及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