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初一雨遍汀漳,将谓汀虔是接疆。
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
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
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
【注释】旬初一:初七。汀漳:汀州、漳州(今属福建省)。接疆:指相邻的国家。天意:上天的旨意。分:区分。人情端合有炎凉:指人间冷暖,指人的感情和态度。月行:月亮运行。虚缠毕:即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上弦月”。缠,环绕、绕弯。斗杓何曾解挹浆:斗杓,北斗七星柄上的勺状物,用来指示时间。挹浆,舀水给马喝。
【赏析】这首诗作于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作者任广东转运副使,当时因连年旱灾,他上书请祈雨救民,结果却遭到主和派的反对而落职。诗前半首写诗人在初七这一天为百姓祈祷降雨,但没想到上天却把雨赐给了邻邦。接着写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意思是说上天怎么分辨得开是自己的国家还是别的国家。后半首写自己夜里起来站在庭院中久久地站着,正想着百姓的疾苦希望上天能下一场大雨以解除旱象。
这首诗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当时由于连年的自然灾害,农民们生活十分艰苦。诗人作为地方官,看到百姓的疾苦,便上书向皇帝祈求雨水来解救百姓,可是却遭到了主和派的反对而落职。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