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
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
胜世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
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
【注释】:
- 畲:一种狩猎工具。
- 兴师正为民痍甚:发动军队是为了救治战争造成的创伤。痍,创伤。
- 陟险宁辞鸟道斜:爬山涉水是艰难的。鸟道,指险峻的山路。
- 建:同“槛”,“门槛”。
- 先声不碍岭云遮:先头部队前进的声音不会被山间的云雾所阻挡。
- 穷巢:困厄的巢穴。
- 恐兵锋或滥加:担心军队会滥用武力。
【赏析】:
《桶冈和邢太守韵二首》是明代诗人林大钦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前四句写桶冈之役的经过,后两句抒发感慨之情。作者在这首诗中,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处处山田尽入畲,可怜黎庶半无家。”第一句写桶冈之战后,各地的农田都被毁坏,农民们流离失所,生活困苦。第二句则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们中的许多人失去了家园,无家可归。这两句诗通过对战乱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兴师正为民痍甚,陟险宁辞鸟道斜。”第三、四句进一步描述了战争中的艰辛。发动军队是为了让百姓免受战争的伤害,但在攀登险峻的山路上,士兵们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这两句诗既表达了战争的残酷性,也体现了士兵的英勇和坚韧。
“胜世真如瓴水建,先声不碍岭云遮。”“胜世”即盛世,这里指的是和平安宁的时代。“瓴水建”比喻国家的治理如同流水般自然顺畅,没有阻碍。而“先声不碍岭云遮”则表示战争的先兆不会被山间的云雾所阻挡,说明战争的征兆已经显现出来,但却被人们忽视。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和战争的危害。
“穷巢容有遭驱胁,尚恐兵锋或滥加。”“穷巢”意为困厄的巢穴,这里指受压迫的人民。“遭驱胁”意味着受到迫害和逼迫。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民众遭受迫害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他认为,如果军队滥用武力,将会给人民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灾难。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和平的可贵,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关爱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