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山亭子近如何,乘兴时从梦里过。
尚想清池环醉影,犹疑花径驻鸣珂。
疏帘细雨灯前局,碧树凉风月下歌。
传语诸公合频赏,休令岁月亦蹉跎。
【注释】
山亭:指山中亭子。近如何:怎么样?
梦里过:梦中经过。
尚想清池:想象着清凉的泉水。环醉影:映照出醉人的倒影。犹疑花径:好像在花间漫步。鸣珂:马嚼子相碰的声音,这里指马蹄声。
疏帘细雨灯前局:用“局”字形容细雨,即“滴答”声。碧树凉风月下歌:凉爽的月光下,听着树叶飒飒作响和清风徐徐吹拂,吟咏诗歌。传语诸公:告诉你们。合频赏:应该频繁地欣赏。
蹉跎:白白浪费。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山水风光的诗作。借山亭,即山中亭台,作者以拟人手法写山亭之美,表达了他对山中亭台景色的喜爱之情。首联“借山亭子近如何,乘兴时从梦里过”,描写了山亭之近,以及诗人在此乘兴游赏,如同在梦里一般。颔联“尚想清池环醉影,犹疑花径驻鸣珂”,描绘了清澈的水池环绕着醉人心魄的倒影,仿佛是走在花香四溢的小路上,马蹄声似乎也变得悦耳起来。颈联“疏帘细雨灯前局,碧树凉风月下歌”,表现了夜幕降临时,灯火摇曳的山亭内外景致,以及凉风习习、月色如水的宁静氛围中吟诵诗歌的愉悦情景。尾联“传语诸公合频赏,休令岁月亦蹉跎”,嘱咐朋友们要经常来此欣赏美景,不要使美好的时光白白流逝。
这首诗描绘了山亭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情感的真挚表达,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山水之间,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波动与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