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下萧然老病僧,曾求佛法礼南能。
论诗自许窥三昧,入圣无梯出小乘。
高阁松风飘夜磬,石床花雨落寒灯。
更深月出山窗曙,漱齿焚香诵《法楞》。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山僧
- 注释:描述了山中的僧人。
- 译文:这位老病的僧人。
- 岩下萧然老病僧
- 注释:在山岩之下,显得格外清静和衰老。
- 译文:在岩石下方,一位安静且年迈的僧人。
- 曾求佛法礼南能
- 注释:曾经寻求佛法并拜谒南方的能者。
- 译文:曾经寻求佛法并向南方的有道之人请教。
- 论诗自许窥三昧
- 注释:在讨论诗词方面,自称能够领会其深意。
- 译文:我在讨论诗歌时,自诩能够洞察其深邃的意境。
- 入圣无梯出小乘
- 注释:达到圣人境界无需借助任何辅助工具,如同佛教的小乘阶段。
- 译文:要达到圣人的境界,无需任何辅助手段,就像小乘教法中所描述的那样。
- 高阁松风飘夜磬
- 注释:一座高塔上的风声伴随着松树发出的夜晚钟声。
- 译文:一座塔上,松木的风声伴随着夜间的钟声轻轻飘荡。
- 石床花雨落寒灯
- 注释:石制的床上,花雨落下,落在了寒冷的灯笼上。
- 译文:石床上,如花雨般落下,落在了寒冷的灯笼之上。
- 更深月出山窗曙
- 注释:深夜时分,月光从山窗照进来,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到来。
- 译文:夜色深沉,月光透过山窗洒进房间,预示着天明的到来。
- 漱齿焚香诵《法楞》
- 注释:漱口、点香、诵读佛经(《法楞》)的行为。
- 译文:漱口、点燃香、诵读佛经(《法楞》)来表达对佛法的敬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首句“山僧”设定了场景,紧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山中僧人的形象和经历,表达了他对佛法的渴望与追求。第二句“岩下萧然老病僧”,进一步突出了他年老体衰的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坚韧。
第三句“曾求佛法礼南能”,表明了作者对于佛教的深厚兴趣和尊重之情。第四句“论诗自许窥三昧”,则体现了作者在诗词艺术上的自我期许和探索精神。最后两句则通过描述夜晚修行的情景,展现了僧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坚持和虔诚。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佛法和修行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