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性寻常惯受猜,看山又是百忙来。
北风留客非无意,南寺逢僧即未回。
白日高峰开雨雪,青天飞瀑泻云雷。
缘溪踏得支茆地,修竹长松覆石台。

【注释】

僻:偏僻。寻常:平常,平素。猜:猜疑,怀疑。看山:观赏山景。百忙:指游人众多,十分拥挤。非无意:并非无此心意。南寺:即开先寺。逢僧:遇见僧人。未回:没有回来。高峰:指庐山的高峰。雨雪:形容雨点像雪花一样密集。青天:晴朗的天空。飞瀑泻云雷:瀑布从高处奔腾而下,水声震耳欲聋。缘溪:沿溪边行走。支茆地:茅草铺成的地面。修竹:竹子长得很高,也指竹林。长松:长着茂密的树木。覆石台:覆盖在岩石上的树荫。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诗人游览庐山时经过开先寺,写了这首诗来记叙他的观感和见闻。前两句写他在开先寺所见所感;后两句写他游历开先寺时的见闻感受。全诗以游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展开描绘,层次分明,有条不紊。

开头两句“僻性寻常惯受猜,看山又是百忙来”,是说自己生性孤僻,常常受到人们的误解,而今日又因看山水而来到这繁忙的人世。这种矛盾心情,使诗人感到十分苦恼,因而“百忙”而来,意谓“百忙”之中还要来游山玩水。

“北风留客非无意,南寺逢僧即未回。”这两句是说北风挽留自己并不是没有一点意思,只是由于在寺庙中遇到一位出家人就又不得不回去。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佛教的向往。

第三句“白日高峰开雨雪,青天飞瀑泻云雷。”是写游庐山的所见。白日高山间云雾缭绕,仿佛雨雪纷纷,而那飞瀑如千军万马从高高的山峰上奔腾直下,发出震耳的响声。

第四句“缘溪踏得支茆地,修竹长松覆石台。”写诗人在溪边的路旁看到的情景。溪水旁生长着茂密的竹子和苍劲的松树,它们把岩石遮盖起来,形成一块块绿荫遮蔽的石头台地。这两句是写诗人游山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缘溪踏得支茆地,修竹长松覆石台。”是全诗的结束语。诗人用“缘溪踏得支茆地”来形容自己游览山水时的心情轻松愉快,用“修竹长松覆石台”来表达自己对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