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久不至,梧桐生高冈。
我来竟日坐,清阴洒衣裳。
援琴俯流水,调短意苦长。
遗音满空谷,随风递悠扬。
人生贵自得,外慕非所臧。
颜子岂忘世,仲尼固遑遑。
已矣复何事,吾道归沧浪。

梧桐江用韵赏析

王守仁的《梧桐江用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梧桐和凤鸟的描述,引出诗人自身对人生哲学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首句“凤鸟久不至”描绘了一只凤鸟长时间未出现的景象,暗喻世间美好事物的缺席或缺失。紧接着“梧桐生高冈”则形象地描绘出梧桐树在高山之上生长的景象,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这两个意象不仅为整首诗定下了沉静而优美的基调,还预示着后续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我来竟日坐”,诗人独自一人坐于高岗上,享受着梧桐带来的清阴,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与享受。“清阴洒衣裳”,通过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平和与舒适的气氛。

随着诗句的发展,情感逐渐转为深沉。“援琴俯流水”一句,诗人拿起琴弹奏,水声成为伴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调短意苦长”,琴声虽短,但所传达的情感却异常深长。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也更引人深思。

诗人的感慨随之而来:“遗音满空谷,随风递悠扬。”琴音虽远传却不绝于耳,它穿越山谷,回荡在空中,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最后两句“人生贵自得,外慕非所臧”则将主题回归到人生的自我实现与追求。诗人指出,真正值得珍惜的是个人的内在修养与成就,而非外界的羡慕与追求。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在结尾处,“颜子岂忘世,仲尼固遑遑”引用孔子及其弟子颜回的故事,强调了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不应因外界干扰而放弃。而“已矣复何事,吾道归沧浪”则是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总结,他不再追求名利,而是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归宿。

《梧桐江用韵》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探讨。诗人以梧桐、凤鸟等象征物,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批判了那些过分追求外在荣誉与物质享受的人。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自然之美,还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源于内心的充实和平和。

王守仁的《梧桐江用韵》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审视人生、理解世界的独特视角。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更重要的是启发我们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和满足,引导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