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难称致仕年,君今独许乐林泉。
近臣殿陛宣恩旨,朝士都门列祖筵。
江带去程辞建业,山迎归棹入临川。
遥知今岁重阳酒,应共比邻醉菊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考核概括内容要点,赏析语言特色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明确题型,然后依据相关文化语境作答。
本题中,“六十难称致仕年”,意思是六十岁才称得上是退职之年;“君今独许乐林泉”中的“君”指作者自己,“许”意为允许,“乐林泉”中的林泉,泛指山水,诗人说自己退休了,只愿在林泉间自得其乐。第二联写王经历被召见,与皇帝共饮御赐的酒。第三联写王经历要回临川,而自己则送他到江边。最后两句写王经历离开临川后,自己也将与他在重阳节一同饮酒赏菊。“建业”“临川”“重阳酒”等关键词都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应加以解释。“比邻醉菊边”,是说王经历离开后,自己也要像王那样与邻居们一起喝着菊花酒,醉倒在花旁。
【答案】
送王经历
六十难称致仕年,君今独许乐林泉。
近臣殿陛宣恩旨,朝士都门列祖筵。
江带去程辞建业,山迎归棹入临川。
遥知今岁重阳酒,应共比邻醉菊边。
译文:
六十岁方称得上是退职之年,您现在独自愿意去林泉之间。朝廷大臣在殿门前宣读皇帝的恩旨,朝廷文官聚集在京城的大门前排列开宴席。江水送去行程告别建业,高山迎接船儿进入临川。遥知今年重阳节的酒,应当与邻里一同沉醉于菊旁。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送别友人王经历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句“六十难称致仕年”,用典,《论语·述而》记载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孔子认为一个人到了六十岁才算真正达到了人生的“不惑”阶段,可以安享晚年了。而王经历只有五十岁就退居林泉了,因此说“六十难称致仕年”,这是诗人以古人为榜样,勉励王经历也尽快过上宁静闲适的生活。“君今独许乐林泉”。这句是说自己希望王经历也能如此过上宁静闲适的生活。
中间四句,写诗人与王经历在都门外相见的情景。“近臣殿陛宣恩旨”,写王经历受宠召见的情况;“朝士都门列祖筵”,写王经历受召见后与同僚们的饯别宴集。“江带去程辞建业,山迎归棹入临川”,写王经历辞行时,诗人站在江边送行,并写他乘船入川的情景;“遥知今岁重阳酒”,“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故称“重阳”。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会登高远眺,插茱萸、饮菊花酒等。“应共比邻醉菊边”,意思是说:我听说重阳节这天你们会饮酒赏菊,我也将与你们共同在菊花旁边畅饮呢!
结尾两句写诗人送别王经历之后,自己也要与王经历在重阳节一起喝酒赏菊。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离别之情。它写得平易通俗而又委婉深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