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窗开处小池平,翠竹新栽绕径生。
洗药每惊鱼跃起,扫苔时放鹤来行。
凉生清籁秋偏早,影动微波月倍明。
惹得王猷知此处,几番直造不通名。
【注释】
题苍筤池馆:题写在苍翠竹林中的水榭。苍筤,形容竹子苍劲、挺拔的样子。
轩窗开处小池平:轩窗打开,看见池中水面平静如镜。
翠竹新栽绕径生:新栽种的竹子长出了新芽,缠绕在小径上。
洗药每惊鱼跃起:洗涤草药时,鱼儿常常会被惊动跳跃起来。
扫苔时放鹤来行:清扫地面的青苔时,常常有白鹤从空中飞来,在地面上行走。
凉生清籁秋偏早:秋天里,清凉的气息首先降临到水榭上。
影动微波月倍明:月光照射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使波纹更加明亮。
惹得王猷知此处:让王献之知晓这个地方。
王献之(347-386):晋代书法家,著名于世。
几番直造不通名:多次直接来到这里,却找不到门牌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幽雅的画卷。全诗四联,每联都是一幅独立的图画,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第一联“轩窗开处小池平,翠竹新栽绕径生。”描述了水榭的景色。轩窗打开,看见池中水面平静如镜,新栽种的竹子长出了新芽,缠绕在小径上。这一联写出了水榭四周的自然景观。
第二联“洗药每惊鱼跃起,扫苔时放鹤来行。”进一步描绘了水榭周围的环境。洗涤草药时,鱼儿常常会被惊动跳跃起来;清扫地面的青苔时,常常有白鹤从空中飞来,在地面上行走。这一联写出了水榭周边的动物。
第三联“凉生清籁秋偏早,影动微波月倍明。”描述了夜晚的景象。清凉的气息首先降临到水榭上,月光照射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使波纹更加明亮。这一联写出了水榭周围的自然景观。
第四联“惹得王猷知此处,几番直造不通名。”表达了诗人的心情。让王献之知晓这个地方,却多次直接来到这里,却找不到门牌号。这一联写出了水榭的神秘感和诗人对它的向往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水榭画卷。同时,通过诗人的心情表达,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