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生爱觅仙踪,采药华阳洞口风。
幽径草香曾宿麝,古潭云暖旧藏龙。
丹成宝鼎铅花碧,箓秘琅函印篆红。
归到人间施妙术,每令昏瞀豁双瞳。
【注释】:
- 希夷:道家称天地未分前混沌状态,是道教中的最高境界。
- 觅仙踪:寻找仙人的踪迹。
- 华阳洞:在茅山附近,相传为黄帝炼丹的场所。
- 宿麝:古代传说中一种会发出麝香味的动物,这里比喻药草散发出来的香气。
- 藏龙:传说古时龙藏在潭中,这里指潭水。
- 丹成:修炼成仙。
- 箓秘琅函:指道士所持的神符及经书,其中“琅函”指神符。
- 印篆红:指用朱红色印章盖上的文字。
- 昏瞀(mào):眼睛模糊不清。
- 豁双瞳:使双眼重新变得明亮。
【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作者与朋友陈仲明一同游历茅山的经历。诗的开篇“希夷生爱觅仙踪”,表达了作者对追求长生不老和超然物外的渴望,以及对仙境的向往之情。
“采药华阳洞口风”描绘了他们采摘药材的场景,华阳洞口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因此采摘药材可以看作是寻访仙人的足迹。这里的“风”可能指的是自然的气息或某种神秘的力量。
“幽径草香曾宿麝,古潭云暖旧藏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山林中的所见所感。幽深的小径两旁弥漫着草木的香气,仿佛曾经有麝香兽在此停留;而古老的潭水则散发出温暖的气息,仿佛隐藏着古老的龙脉。这里的“草香”、“云暖”和“藏龙”都富含象征意义,草香可能代表着生机勃勃的自然,云暖则暗示着和谐宁静的氛围,而藏龙则象征着神秘莫测的力量。
“丹成宝鼎铅花碧,箓秘琅函印篆红。”这两句描述了作者修炼成功的情景,他成功地炼成了仙丹,并得到了神秘的神符和经书。这里的“宝鼎”和“铅花碧”都是炼丹过程中的重要元素,而“箓秘琅函”则代表了道教的神秘文化。
最后的四句“归到人间施妙术,每令昏瞀豁双瞳。”则是作者回到尘世后施展其高深法术的结果。他的法术使得人们能够恢复视力,摆脱疾病困扰。这里的“昏瞀”和“豁双瞳”都表达了法术带来的积极效果。
整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游历茅山的经历,以及作者修炼成仙的过程,展现了对道家哲学和修仙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神秘力量和人类精神追求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