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曾同客帝畿,十年游宦子先归。
可怜慈母堂前竹,无复清阴映彩衣。

【注释】:

忆昔曾同客帝畿:忆,回想;同客,一起居住;帝畿,京城。

十年游宦子先归:十年,十年间,此处指诗人与李汝成分别已十年之久;游宦,做官;子先归,你先去,即你先去任职。

可怜慈母堂前竹:可怜,可惜;慈母,对母亲亲昵的称呼;堂前竹,在厅堂前栽种的竹子。

无复清阴映彩衣:复,再;清阴,清幽的阴凉;彩衣,彩色的衣服。

【赏析】:

此诗为赠友之作。首联回忆二人曾一起住在京师(今北京),共事于朝廷。“忆昔曾同客帝畿”,回忆过去,曾经一起住在京师,共事于朝廷,彼此关系亲密。颔联写李汝成去职后返回故乡,作者怀念他,但想到李汝成的慈爱的母亲,自己又怎能不去看望她呢?“可怜慈母堂前竹,无复清阴映彩衣。”诗人想象李夫人看到堂前竹子,一定十分悲伤,因为这棵竹是他和作者共同栽植的,现在却见不到它荫庇着那件彩色的衣服了。“慈”字写出了母亲的善良和慈爱,“可怜”、“无复”两词都表达了作者对李夫人的同情和关怀。尾联写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十年游宦子先归”,十年来,我与你一同在外做官,现在你要先回去任职了。“可怜慈母堂前竹,无复清阴映彩衣。”我想起你慈母门前的竹子,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清凉阴凉来遮挡那鲜艳的衣服了。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平仄相间,读起来节奏鲜明。首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为后文作铺垫。二句写诗人和友人分别后,诗人怀念朋友,但想到朋友的亲人,更感伤友朋之思。三句写诗人看到堂前竹子,联想起自己的往事。最后两句写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