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旭上东观,残雪明石渠。
嘉平锡华宴,晓入承明庐。
佩珂肃西清,韶音闻笙竽。
自顾草木同,泽被仁风嘘。
孰知四序周,正兹万物初。
报国乏经济,白首徒嗟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然后逐联逐句地进行分析,最后概括出诗句的手法和艺术效果。

第一联:“寒旭上东观,残雪明石渠。”寒光映照着旭日,照在了东观;残雪明亮着石渠,这两句写景。“寒”“旭”“残雪”“石渠”,都是冬日景物,写出了冬日景色之冷清。诗人把“残雪”与“石渠”联系起来,写出了石渠在寒冬中依旧明亮的景象,也暗示了梁修撰虽身处高位仍保持着清正廉洁的品质。

第二联:“嘉平锡华宴,晓入承明庐。”嘉平年间,朝廷赐给宴会;清晨就进入了皇宫的承明殿。“嘉平”“宴”“承明庐”都是朝廷的盛事,写出了朝廷的繁华景象。“晓入承明庐”中的“晓”字,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关心。

第三联:“佩珂肃西清,韶音闻笙竽。”佩戴着玉佩,来到朝廷西边;美好的音乐从笙竽中传出。“佩珂”“肃西清”,都是朝廷的礼仪,表现了梁修撰严谨的官风,而“韶音”则暗喻梁修撰的文风,“韶音”是美好的声音,这里暗指梁修撰文采斐然,才华出众,能够发出美妙的音乐。

第四联:“自顾草木同,泽被仁风嘘。”自己看到自己的官途就像草木一样艰难曲折,恩泽如清风般吹拂。“自顾”是自我反省的意思;“草木同”,暗指梁修撰的人生之路坎坷曲折;“泽被”是恩泽之意,“仁风嘘”是清风的意思,这里比喻梁修撰的恩泽像清风一样吹拂百姓,暗含了梁修撰为政清廉,为国为民着想的高尚品质。

第五联:“孰知四序周,正兹万物初。”谁能想到四季运转得如此周全,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孰知”是谁能知道,这里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梁修撰的敬赞。

第六联:“报国乏经济,白首徒嗟吁。”报效国家没有治国的本领,到了晚年才叹息。“报国”是报效国家之意;“乏经济”即缺乏治国的本领;“白首徒嗟吁”中的“白首”指年老,“嗟吁”是感叹的意思,这里暗指梁修撰年老才有感慨,暗含了诗人对梁修撰一生未能大展鸿图的惋惜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此诗通过描写梁修撰的生活经历和仕途遭遇,抒发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感慨。首联“寒旭上东观,残雪明石渠”写景,点出了冬日寒冷,但东观依然明亮;颔联“嘉平锡华宴,晓入承明庐”写朝廷赏赐盛宴,清晨进入皇宫承明殿。颈联“佩珂肃西清,韶音闻笙竽”,写佩戴着玉佩,来到朝廷西边;美好的音乐从笙竽中传出。尾联“自顾草木同,泽被仁风嘘”写自我反省,看到自己的官途就像草木一样艰难曲折。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