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秋已云半,清风涤炎歊。
况兹良夜月,清光湛层霄。
玉堂有仙侣,觞咏集英寮。
不以残朽遗,折简频见招。
颓然顾我影,白发何萧萧。
道同话自契,意适兴弥超。
佳章比金石,迭奏谐云韶。
匪徒惬清赏,所乐际昌朝。
沈沈漏将曙,迟迟斗转杓。
良会自忘寐,讵谓永兹宵。

中秋时节,玉堂之宴,分韵赋得“霄”字。

素秋已半,清风洗炎歊。

明月当空,清光照耀层霄。

玉堂中,有仙侣共饮,英寮云集。

不以残朽遗,折简频频相招。

颓然自顾,白发萧然,岁月无情。

道同话自契,意适兴弥超。

佳章比金石,迭奏谐云韶。

匪徒惬清赏,所乐际昌朝。

沈沈漏将曙,迟迟斗转杓。

良会自忘寐,讵谓永兹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中秋节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中秋节的美景和宴会的盛况,以及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期待。

第一句“素秋已半,清风涤炎歊。”描述了秋天的气息已经十分明显,清风扫去夏日的炎热。这里的“素秋”指的是秋天的天,“清风”象征着清爽的空气。

第二句“况兹良夜月,清光湛层霄。”表达了作者对良辰美景的喜爱之情。这里用“良夜”来描述夜晚的美好,用“清光”来形容月光的美丽。

第三句“玉堂有仙侣,觞咏集英寮。”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玉堂之中有仙人般的伴侣们,他们一起饮酒吟诗,聚集在一起欣赏才华横溢的人。这里的“玉堂”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代表尊贵和优雅。

第四句“不以残朽遗,折简频见招。”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惜。即使自己已经年老体衰,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邀请,而是频繁地接受邀请。这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第五句“颓然顾我影,白发萧萧。”描绘了作者对自己衰老的形象感到无奈和悲伤。这里的“颓然”形容作者的样子,表现出一种疲惫和落寞的状态。而“白发萧萧”则形象地描绘了作者的白发和衰老的形象。

第六句“道同话自契,意适兴弥超。”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们之间的默契和共鸣。他们共同分享彼此的思想和情感,使得心情更加愉悦和充实。这反映了作者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于共同经历的喜悦之情。

第七句“佳章比金石,迭奏谐云韶。”比喻了诗词作品如同金石一样珍贵,并且它们之间相互搭配得非常和谐。这里的“佳章”指的是优秀的诗句,“金石”象征着坚硬和不朽的品质。而“云韶”则指音乐之美,代表着和谐与美妙。

第八句“匪徒惬清赏,所乐际昌朝。”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满足感和对于国家繁荣的期待。这里的“匪徒”是指那些能够欣赏美好事物的人,而“所乐”则是指人们的快乐所在。

第九句“沈沈漏将曙,迟迟斗转杓。”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情景。月亮渐渐升起,天色渐明,斗转杓移,表示时间的推移。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觉,暗示着作者对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考。

第十句“良会自忘寐,讵谓永兹宵。”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刻的留恋和不舍。虽然知道这样的聚会不会持续太久,但作者却希望能够一直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这里的“良会”指的是美好的相遇,而“讵谓”则是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无法持久的遗憾。

整首诗以中秋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宴席氛围和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国家繁荣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