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劳远来,所念在难弟。
久别忽相亲,安能不相喜。
况兹值闰九,黄菊正靡靡。
掇英泛芳樽,时羞杂陈几。
匪徒叙友于,簪缨集乡里。
顾余忝同姓,相爱蒙见齿。
意洽形俱忘,秩秩循有礼。
既夕复秉烛,觞咏情难已。
天伦固云乐,文会尤足美。
明河转虚檐,零露袭华绮。
众宾虽已散,迟留独未起。
明发理归桡,离忧复兹始。
闰九月王修撰直宅对菊分韵得喜字送其兄行敏
故人劳远来,所念在难弟。 —— 久别重逢,心中思念的始终是那位处境困难的兄长。
久别忽相亲,安能不相喜。 —— 长久未见,忽然相逢,怎能不心生欢喜?
况兹值闰九,黄菊正靡靡。 —— 正值闰九月,菊花盛开,满地金黄。
掇英泛芳樽,时羞杂陈几。 —— 挑选最美丽的菊花,放在酒樽中,与佳肴一起摆放在案几上。
匪徒叙友于,簪缨集乡里。 —— 不仅叙谈友情,还有官宦子弟聚集于此。
顾余忝同姓,相爱蒙见齿。 —— 我虽非贵族出身,但因为和这位兄长有共同的祖先而相互喜爱。
意洽形俱忘,秩秩循有礼。 —— 彼此心意相通,形影相随,忘却了世俗礼节。
既夕复秉烛,觞咏情难已。 —— 夜深人静,再次点燃蜡烛,我们一边饮酒一边吟咏,情感难以抑制。
天伦固云乐,文会尤足美。 —— 家庭团聚固然快乐,这样的文雅聚会更是难得。
明河转虚檐,零露袭华绮。 —— 明亮的月光映照着空旷的屋檐,晶莹的露珠洒在华丽的衣裳上。
众宾虽已散,迟留独未起。 —— 尽管其他宾客已经离去,我却迟迟不愿离开。
明发理归桡,离忧复兹始。 —— 天亮时整理好行李准备启程,离别的忧愁也随之开始消散。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厚情谊以及相聚时的欢乐气氛。首句“故人劳远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次句“所念在难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牵挂。第三、四句“久别忽相亲,安能不相喜”描绘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接下来的五、六两句“况兹值闰九,黄菊正靡靡”,则通过菊花盛开的景象,衬托出节日的气氛和团聚的温馨。第七、八句“掇英泛芳樽,时羞杂陈几”,以挑选和陈列菊花为喻,展现了宴席上的热闹和欢乐场面。第九、十两句“匪徒叙友于,簪缨集乡里”,则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云集的场景,突出了聚会的高雅氛围和文人之间的交流。第十一句“顾余忝同姓,相爱蒙见齿”,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虽然出身不高,但因和这位兄长有共同的祖先而相互喜爱。第十二、十三句“意洽形俱忘,秩秩循有礼”,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形影相随,忘却世俗礼节的境界。最后一联“既夕复秉烛,觞咏情难已”,则是描写了夜深人静时分,大家依然秉烛欢饮,互相吟咏的情景,情感难以抑制。最后一句“天伦固云乐,文会尤足美”,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家庭的团聚固然快乐,这样的文雅聚会更是难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