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儿别来久,累夜梦何频。
得非我念儿,无乃儿忆亲。
梦中宛如昔,田庐荒且贫。
犹能具鸡黍,为父招比邻。
觉来尚征途,渺然万里身。
归期固难必,归梦谅非真。
愿言各努力,进善光前人。
忠君我自勉,孝悌儿当勤。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梦,后六句写醒时对两儿的思念。“梦中宛如昔”,是诗人在梦中见到两个儿子的情景,“田庐荒且贫”,是诗人醒来后想到两个儿子的家景。“犹能具鸡黍”,是诗人看到自己儿子的生活情景,“为父招比邻”是诗人想到自己不能与儿子在一起而感到痛苦,“觉来尚征途,渺然万路身”是说,醒来后仍然要奔波在外,心中十分痛苦。“归期固难必,归梦谅非真”,是诗人对自己不能回家的无奈,“愿言各努力,进善光前人”是诗人希望两儿都能努力向善,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别人,使大家共同进步。全篇抒发了诗人对两儿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自从两儿离开我很久了,我夜里梦见他们的次数多得很。难道不是我在想念他们吗?或者他们正在想念着我呢?

在梦中我和孩子们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但如今他们的家园却变得荒凉而且贫困了。然而孩子们还能为我烹制上好的饭菜,并邀请邻里一同共享美食。

醒来之后我还在赶路,眼前的景象显得十分遥远。我回到家乡的日期恐怕难以确定,我的梦也一定不是真的。

我真诚地祝愿你们各自努力工作,努力向善让世人都能看到你们的进步。你们一定要努力向善啊,因为只有你们的努力才能成为他人的榜样。

我劝勉你们要忠诚于君王,同时也要尽孝道和悌友之道。

赏析:“梦两儿”这一题目,既概括了诗歌的内容,同时也暗示了诗歌的主题,即是思乡和怀念。这首诗主要写了作者对两子久别的思念以及两子在作者心中的特殊地位。

首联“两儿别来久,累夜梦何频”,点明时间已过去很久,连做梦都梦到两儿子,可见思念之深。

颔联“得非我念儿,无乃儿忆亲”,从反面着笔,表达了作者对两儿子的担忧。如果两儿子不思念自己,那一定是自己对他们的思念过于强烈;如果两儿子是在思念自己,那更说明自己对两儿子的重视。

颈联“梦中宛如昔,田庐荒且贫”,描写梦中两子的情景,表达出对两儿子的担忧,两子的生活境况并不好,而自己又不能回去帮助他们。

接着“犹能具鸡黍,为父招比邻”一句,写出作者虽然不能回去,但是仍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两儿子渡过生活上的难关,这表现出作者的责任心和对两儿子的关爱。

尾联两句“觉来尚征途,渺然万里身”,表达了作者对两儿子的担忧及对两儿子的祝福。作者担心自己不能回家,只能远行,而此时身处万里之外。

最后两句“归期固难必,归梦谅非真”,表明自己无法回家的原因,同时表示自己对两儿子的期望及祝福——希望两儿子能够努力向前,成为他人的榜样,也希望他们对父母孝顺,兄弟友爱。

本诗通过对两儿子的思念之情、对其生活的担忧及对其行为的祝福,表现作者忠君爱民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