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松阴底故临边,要见东维万里天。
山下有人停步武,望中疑我是神仙。
地通荒楚延秋色,河借斜阳透野烟。
敢问郁华离垢后,有谁张口下层巅。
【注释】
- 地通荒楚:指山脚下的荒凉之地。
- 延秋色:延长秋天的色彩。
- 敢问郁华离垢后:敢问,岂敢;郁华,即郁金香,这里指郁金香花;离垢,佛教语,谓脱离烦恼。
- 张口下层巅:《庄子·逍遥游》中说:“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列子·天瑞》:“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堂高肃然,深几半境,右阶之前,有池渊泉,左阶之后,有曲歌磬瑟之乐焉。”张口下层巅,意指在高处可以开口说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潼关东峰顶上观赏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首句“双松阴底故临边”是诗人站在潼关之上遥望黄河时所看到的景致。“双松”二字点明了地点。“阴”字则写出了诗人此时所处环境之阴翳,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要见东维万里天”则是进一步描写诗人所见景象。“东维”指太阳,此处暗含诗人想要看到日出的景象;“万里天”则是诗人看到的黄河远岸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颈联“山下有人停步武,望中疑我是神仙”则是对前面诗句的具体描绘。“山下有人停步武”指的是诗人看到山下有人在行走,他停下脚步来观望;“望中疑我是神仙”则是诗人看到这个人之后产生的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已经变成了神仙。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地通荒楚延秋色,河借斜阳透野烟”是诗人对前面诗句的进一步补充。“地通荒楚”指的是大地与荒楚相连;“延秋色”则是将秋天的色彩延伸到了远处;“河借斜阳透野烟”则是将河水与斜阳相映成趣,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美丽。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敢问郁华离垢后,有谁张口下层巅”则是诗人对前面诗句的升华之作。“敢问郁华离垢后”指的是诗人想要向郁华询问离垢之后的情况,这里的离垢指的是摆脱烦恼;“有谁张口下层巅”则是诗人想要问有谁能张口站在高处俯瞰大地。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所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对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