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筑苍岩畔,为园碧水涯。
浴童依浅濑,浣女散晴沙。
中散林惟竹,东陵圃是瓜。
村头归欲暮,巾服映残霞。

【注释】:

卜筑苍岩畔,为园碧水涯。

卜筑:建造房屋;建房造屋。苍岩畔,指山边,山岩的旁边。为:是。园:花园。碧水涯:指清澈的流水边缘。涯:边际。

浴童依浅濑,浣女散晴沙。

浴:洗澡,沐浴。童:小孩儿。依:靠近,靠着。浅濑:浅浅的溪流。浣女:洗衣服的女子。晴沙:晴朗的沙滩。

中散林惟竹,东陵圃是瓜。

中散:汉末名士嵇康,字叔夜,曾任太傅主簿,因言事触怒司马氏被杀,故称中散。竹林七贤之一。林:竹林。惟:只有。圃:菜园子、菜地。是:代词,这。瓜:葫芦类植物。

村头归欲暮,巾服映残霞。

村头:村庄的前面。归:回家。欲暮:将近傍晚的时候。巾服:头巾和衣服。残霞:残余的晚霞,即日落时天空中的云霞。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归家途中所见景色,表现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和谐之美。

诗的前四句,以简括之笔描绘了归家途中所见之景,其中“闲步”两字点明了诗人归家的心境。首句“卜筑苍岩畔”,诗人在山边建起了自己的居所。次句“为园碧水涯”,诗人在清澈的溪流边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园林。第三句“浴童依浅濑”,诗人看到了孩子们在溪边嬉戏的情景。第四句“浣女散晴沙”,诗人看到洗衣女子们散落在沙滩上的衣物。这些景象都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

接下来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之美。“中散林惟竹”,诗人感叹道,这片竹林之中,只有竹而已。这里的“惟”字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珍视与喜爱。“东陵圃是瓜”,诗人又提到了这个菜园子中种植着葫芦等蔬菜。这里的“是”字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怀念。

最后两句,诗人将目光从田野转移到了天空。“村头归欲暮”,诗人看着天色渐晚,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而“巾服映残霞”,则是诗人眼中那一片夕阳余晖中的残霞,仿佛是诗人的衣裳与帽子映衬出来的美景。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与美感。它通过描绘诗人归家途中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使其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