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泠山下涧,童童山上松。
粼粼涧中石,瑟瑟松上风。
波逝石不俱,飙奔松莫从。
物理相倚藉,动息难可同。
与君游宛雒,矫若双飞龙。
中道怅相失,末路欣此逢。
既逢不须臾,去复当严冬。
霜霰集衡轭,虎豹啼林丛。
子其慎桑榆,劳谦以令终。

别曹仲礼四首

泠泠山下涧,童童山上松。

粼粼涧中石,瑟瑟松上风。

波逝石不俱,飙奔松莫从。

物理相倚藉,动息难可同。

译文:

山脚下清泠泠的溪水潺潺流淌,山上青松挺立如儿童般天真无邪。

溪水中闪烁着晶莹的光点,山上松树随风摇曳发出瑟瑟之声。

溪水奔腾不息却始终跟随山石,风势迅猛但也无法追上松木。

万物都有各自的物理规律和依托,它们的动作和静止都难以同步。

与你一起游玩宛洛一带,你如同矫健的双飞龙翱翔天际。

在旅途的中途我们感到遗憾而相互错过,末路时却在此欣喜相逢。

既然相逢就不要犹豫片刻,分手时又恰逢严寒冬季。

霜雪和霰气聚集在车轴上,凶猛的虎豹在林中哀鸣。

愿你谨慎对待桑榆之年的生活,谦虚谨慎以期善终。

注释:

  1. 泠泠(líng líng): 水流动的声音。
  2. 童童:形容山高而直。
  3. 粼粼:指水中的波浪闪动的样子。
  4. 瑟瑟:形容风声细长连绵不断。
  5. 波逝石不俱:意思是说溪水奔腾不息,而石头却永远固定不动。
  6. 飙(biāo)奔:指风吹过。
  7. 物理相倚藉:指万物各具特色且有各自规律。
  8. 动息难可同:指动静不同、不能同时存在。
  9. 宛洛:古代地名,这里泛指游历的地方。
  10. 矫若双飞龙:形容矫健有力、气势恢宏。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感慨。诗人用“冰下泉”、“松下风”等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用“波逝石”、“飙奔松”等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用“物理相倚藉”、“动息难可同”等哲理来表明人世间的各种事物各有其规律,无法强求一致;最后以“去复当严冬”暗示人生的无常和艰辛。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坎坷的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