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钩者诛,窃国者王。
仁义资乱,道岂不臧。
代秦者吕,袭楚者黄。
巍巍国君,大盗在傍。
谓尺何短,谓寸则长。
此不可度,彼胡可量。
兽殪罟裂,鸟尽弓藏。
智勇既殚,躯乃见殃。
谗巧为忠,直夫称狂。
出门异趋,毁誉何常。
乐不可极,忧来无方。
游心冲虚,以保寿康。
【注释】
- 窃钩者诛,窃国者王:比喻不义的行为无论大小都应当受到制裁。
- 仁义资乱,道岂不臧:仁义不能阻止乱世的发生,这难道不是值得担忧的事吗?
- 代秦者吕,袭楚者黄:指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称帝自立为王,取代了周朝的统治。
- 巍巍国君,大盗在傍:形容君主虽然威严,但身边却有像盗贼一样的小人。
- 谓尺何短,谓寸则长:比喻事物的长短和价值并不取决于它的大小。
- 此不可度,彼胡可量:形容事物的变化莫测,无法用常规来衡量。
- 兽殪罟裂,鸟尽弓藏:比喻当权者一旦失势就会失去权力,就像捕获野兽后网被破坏,鸟儿被弓箭射杀一样。
- 智勇既殚,躯乃见殃:形容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智慧和勇气,最终会受到惩罚。
- 谗巧为忠,直夫称狂:形容奸佞之人假装忠诚,正直之士却反而被诬陷。
- 出门异趋,毁誉何常:比喻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看法。
- 乐不可极,忧来无方:形容欢乐不能过度,忧愁也无从应对。
- 游心冲虚,以保寿康:形容通过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能够长寿健康。
【译文】
窃钩的人会被诛杀,而窃国者却能称王。仁义并不能阻止乱世的发生,这难道不是值得担忧的事情吗?
代替秦朝的是谁?窃取楚国的又是谁? 他们都是威风凛凛的国君,身边的却有大盗的存在。
说尺有多长呢?说寸又多长呢?这事情是无法度量的,你怎么能估量得到呢?
捕捉到的野兽会死在网里,被捕获的鸟儿也会被弓箭射杀。
那些智慧和勇敢已经用尽的人,他的身躯最后却遭受了灾祸;
那些用心机和巧言欺骗的人是真正的忠臣,那些直言不讳的人却被当作狂妄之辈。
走出家门时,人们的态度各不相同,赞誉或诋毁也没有一定的标准;
欢乐不能过分,忧愁也无法预测。
通过修养身心达到冲淡境界,才能保护身体健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行为的结果,表达了作者对不义行为的谴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窃钩者诛”与“窃国者王”、“仁义资乱”等语句,揭示了仁义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可能助长邪恶势力的壮大。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一些历史人物的命运变化,表达了对于人性善恶、道德是非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言辞犀利,寓意深远,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