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有名相,风度邈难得。
鸱枭群刺天,孤凤戢其翼。
韶石佳山水,因之增秀色。
班班青史间,流誉靡终极。
庄诵感遇诗,临风三叹息。
【注释】
夜坐和曲江感遇诗韵四首:作者因感怀杜甫的《曲江二首》而作。
南极:指北极。这里指北方。
风度邈难得:风采高远难以企及。
鸱枭:鸱,鹞鹰。枭,猫头鹰。这里泛指恶鸟。
群刺天:众鸟齐飞向天空。
孤凤戢其翼:独自展翅欲飞却收敛翅膀。
韶石佳山水:韶山的美石、清泉、绿树等自然风光。
班班青史间:历历可数的青史之间,比喻历史久远。《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云:“吾闻夫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流誉靡终极:流传的美名没有尽头。
庄诵感遇诗:即《感遇诗三十八首》。
三叹息:反复咏叹。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此诗借景抒情,以“曲江感遇诗”为引子,抒写了诗人对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仰慕之情。全诗以赞美为主,语言平易流畅,感情真挚感人。
前四句写诗人在曲江欣赏风景时,看到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北斗星照耀下,一群乌鸦飞向高空,只有一只凤凰收起了翅膀。诗人由这一幅图景联想到杜甫的诗句:“南箕北斗悬新月,西母羲娥拂素琴。”“南箕北斗”与上句中的“鸱枭”相呼应;“羲蛾”与下句的“韶石”遥相照应。这两句不仅点明时间地点,而且写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命运,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更富于生活气息。
诗人从“韶石佳山水”,引出了“班班青史间”,又进一步把目光投向了历史长河:“流誉靡终极”。这两句既是对杜甫“文章憎命达”这一思想感情的发挥,也是对杜甫一生所作《三十八首》诗的高度概括。杜甫的诗篇,像一颗颗明珠一样镶嵌在这历史的长河里。
最后两句,诗人以自己的感情体验来表达对杜甫的无限钦敬:“庄诵感遇诗,临风三叹息。”这一句是全文的总结,同时也是全诗感情的高潮所在。诗人在欣赏曲江美景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杜甫的诗歌来。当他读到杜甫那惊世骇俗的壮举时,不禁感慨万分,反复咏叹。
这首诗以“感遇”为题,实际上是通过赞美杜甫的诗歌才华来抒发自己对于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敬仰之情。全诗以“曲江感遇”为引子,用对比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既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表达了作者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