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浅滩石出,霜冷疏林叶丹。
天外数声过雁,人在高楼倚栏。

解析

第一句:- 关键词: “水落”、”浅滩”、”石出”

  • 释义: 描述了秋天时水位下降,导致浅滩上石头露出的情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
  • 注释: “水落”通常指水位下降,可能暗示季节的变化或天气的影响。”浅滩”则描绘了水流变缓、沙洲暴露的景观。”石出”意味着在水退之后,河床上的岩石露出水面。

第二句:

  • 关键词: “霜冷”、”疏林”、”叶丹”
  • 释义: 描述了深秋时节,霜降后树林中树叶呈现出的红色或黄色。这种颜色的变化往往与温度的降低和光照的改变有关。
  • 注释: “霜冷”指的是寒冷的霜气,通常出现在深秋或初冬。”疏”意味着稀疏,形容树林中的树木间隔较远。”叶丹”则是指树叶由绿变红或变黄,是一种自然的色彩变化过程。

第三句:

  • 关键词: “天外”、”数声”、”过雁”
  • 释义: 描述了从天空中传来的声音——雁鸣,这些大雁飞过天际,声音清晰可闻。
  • 注释: “天外”意味着声音是从高空传来,强调了距离感和辽阔感。”数声”表明不是连续的叫声而是间歇性的。”过雁”指的是一群经过头顶的大雁,给人一种宁静而遥远的感觉。

第四句:

  • 关键词: “人在”、”高楼”、”倚栏”
  • 释义: 描述了诗人自己身处高楼之中,依靠栏杆,眺望远方的情景。
  • 注释: “人在”说明诗人是独自一人,在高楼中。”高楼”通常代表一个相对高耸的位置,可能是为了观景或避风。”倚栏”则是靠在栏杆上的动作,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沉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典型的秋季景象,并通过雁鸣声引入了诗人的心境。首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为整首诗铺垫了背景。第二句则通过对树叶颜色的描述,传达了季节更迭带来的视觉变化。第三句中的雁鸣声,增添了一份对远方的遐想与思念之情。最后一句通过诗人独自站在高处的行为,深化了孤独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秋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