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弱不堪扶,春愁剧鹧鸪。
翠烟三月尽,红雨一庭芜。
晓日鸠呼妇,晴风雁引雏。
东邻踏青女,今日在南湖。
春晴
柳弱不堪扶,春愁剧鹧鸪。
翠烟三月尽,红雨一庭芜。
晓日鸠呼妇,晴风雁引雏。
东邻踏青女,今日在南湖。
译文:
春天的清晨阳光明媚,但柳树柔弱得无法支撑起自己的枝条。春天的忧愁如同杜鹃鸟的叫声那般悲伤。三月的翠绿色烟雾已经消散,庭院中长满了荒草。清晨的阳光中,喜鹊呼唤着妇女们起床。晴朗的春风中,大雁引领着小雁飞翔。东边的邻居们正在外出踏青,而我今天将去南湖游玩。
注释:
- 柳弱不堪扶:柳树因春风吹拂而显得柔弱,难以独自站立。
- 春愁剧鹧鸪:春天的忧愁像杜鹃鸟一样凄厉。
- 翠烟三月尽:三月时,翠色如烟的天空已经消失。
- 红雨一庭芜:庭院中长满了荒草,如同被红色的雨水浇灌过一般。
- 晓日鸠呼妇:清晨的阳光中,喜鹊(一种鸟类)呼唤着妇女们起床。
- 晴风雁引雏:晴朗的春风中,大雁引领着小雁飞翔。
- 东邻踏青女:指的是东边邻居的姑娘们正在进行踏青活动。
- 今日在南湖:今天是我前往南湖游玩的日子。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诗中的“柳弱不堪扶”和“春愁剧鹧鸪”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哀怨交织的情感。接着,“翠烟三月尽,红雨一庭芜”描绘了三月时天空的变化和庭院中荒草的景观,展现了春天的自然美与荒凉感。最后,“晓日鸠呼妇,晴风雁引雏”则通过鸟儿的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受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