蚤年蔑知识,负志颇傲岸。
每鄙子张辟,常嫌仲由谚。
浩气逸虹蜺,高情薄霄汉。
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
辞胎珠晶荧,出璞玉璀璨。
群英见推奖,前辈辱称赞。
问齿方在童,有发犹未冠。
展转时物非,蹉跎岁华换。
风霜忽凄厉,雨雪亦零乱。

【解析】

此诗为诗人自述少年时志气高远,傲岸不群,后因家道衰落而放荡不羁的生活。首联“蚤年”二字点明诗人少年时代就已具有非凡的志趣和抱负;“蔑知识”,意为缺乏知识,表明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轻视,诗人对此深感不满;“负志颇傲岸”则写出了诗人的傲岸之气。颔联“每鄙子张辟”写诗人不屑于学习儒家学说;“常嫌仲由谚”,则说明他讨厌孔子弟子子路的话(即“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兄百官,皆曰:仲由之为人也,勇毅以听,辩慧以言,上人之所贤,少所过而长于德行”。),因为他认为孔子弟子们的行为比自己的要好得多。这两联表现了诗人早年的傲岸、自负与愤世嫉俗的情怀。

中间四句“浩气逸虹蜺,高情薄霄汉”是全诗的核心部分。诗人通过夸张手法,极力描绘自己胸怀的豪迈和志趣的高远。“浩气”指的是浩然正气;“逸虹蜺”是指虹霓那样的美丽而超然物外。“高情”指高尚的志趣;“薄霄汉”则指志向超越云天。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志向宏伟壮丽,志趣高远飘逸,好像彩虹霓云那样美丽超脱。这两句诗是诗人一生的写照。

“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是第二联的进一步展开。“悬河”形容言辞如瀑布般飞流直下;“振绮”是振扬华彩的丝织品;“洒芳翰”则是将华丽的文采洒在精美的纸笔上。这两句写诗人的才华横溢,文辞华丽,能言善辩,出口成章。

“辞胎珠晶荧,出璞玉璀璨”是第三联的描写。“辞”指辞令,“辞胎”指言辞像珍珠一般晶莹;“出璞玉”则指文才如同美玉一样纯洁无瑕。这两句是说,自己的言辞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文章写得如同美玉一般光华灿烂。

“群英见推奖,前辈辱称赞”承上启下,既承接了前面对才华的赞美,又自然引出下文对自己的评价。“群英”,指众多的英才;“前辈”,指前辈学者、文人。“见推奖”,指受到推崇和奖励;“辱称赞”,则是指受到赞扬和称誉。这两句是说,众多英才都对我加以赞誉,我的前辈学者也受到我的影响而得到提升。

“问齿方在童,有发犹未冠”是第四联的自我感叹。“齿”,指年龄;“方在童”,意即还在童年时期;“有发犹未冠”,则说明自己虽然已经成人,但头发还未完全长出。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但头发还没有长出来,说明自己还未成年。

“展转时物非,蹉跎岁华换”是第五联的感慨。“展转”是辗转的意思;“时物”,指世事变迁;“蹉跎”是虚度光阴的意思;“岁月”则是指时间的流逝。这两句是说,世事沧桑变化无常,人生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已过去了很长时间。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沧桑、年华老去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风霜忽凄厉,雨雪亦零乱”,是第六联的景物描写,也是全诗的总结。“风霜”指自然界的风雨霜雪;“凄厉”则是形容风霜之声凄凉悲切;“雨雪”则是指自然界降下的雨雪;“零乱”则是指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这两句是说,忽然之间,风雨交加,雪雨纷飞,自然界变得异常凄厉。这两句既是对前文景物变化的总结,更是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慨叹。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中年时期,反映了作者早年志气高远、傲岸不群的情怀以及因家道中落后放荡不羁的生活状态。

诗歌起首二句点明诗人少年时代就已具有非凡的志趣和抱负:“蚤年”二字点明诗人少年时代就已具有非凡的志趣和抱负。“每鄙子张辟”,则写出了诗人的傲岸之气。诗人对儒家经典《论语》的“学而篇”中的子张辟而言:“子张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朱熹注)诗人对此表示鄙视,认为它不能体现自己追求真理、不畏艰难险阻的高尚情操。同时,诗人又认为这种言论不符合孔子弟子子路的话:“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兄百官,皆曰:仲由之为人也,勇毅以听,辩慧以言,上人之所贤,少所过而长于德行。”因此,“常嫌仲由谚”,“厌其浅近,訾其浮夸”(《宋诗钞》)。

中间四句是全诗的核心部分。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自身豪迈气概的夸张描写来表达自己胸怀的宽广壮阔以及志向的高远飘渺。“浩气逸虹蜺”一句中,诗人把胸襟比作虹霓那样美丽的而超然物外的景色,从而表现出自己胸怀的宏大壮阔和志趣的高远飘渺(“逸虹霓”);“高情薄霄汉”一句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凌驾云天的仙鹤,从而表现出自己胸怀的宏大壮阔和志趣的高远飘渺(“薄霄汉”)。这两句是说,自己的志向宏伟壮丽,志趣高远飘逸,好像彩虹霓云那样美丽超脱。这两句诗是诗人一生的写照。

“悬河吐狂谈,振绮洒芳翰”两句则是对前面四句的具体化描写。这里所说的“狂谈”,并不是指轻率浅薄的言谈,而是指豪迈激昂的议论和滔滔不绝的雄辩;所谓“振绮”,则是指华美的文采和漂亮的书法。这两句是说,自己的言辞犹如激越奔流的长河,文辞犹如绚丽多彩的丝织品。

“辞胎珠晶荧,出璞玉璀璨”两句是对前面两句的进一步发挥。这里的“辞胎”、“璞玉”都是比喻的说法。“辞胎”指言辞如珍珠一样晶莹;“出璞玉”则指文才如同美玉一样纯洁无瑕。这两句是说,自己的言辞像珍珠一样晶莹透亮,文章写得如同美玉一样光华灿烂。

“群英见推奖,前辈辱称赞”两句紧承前面几句来写自己受到人们推许和称誉。“群英”是指众多的英才;“前辈”,则指前辈学者、文人。“见推奖”,指受到推崇和奖励;“辱称赞”,则是指受到赞扬和称誉。这两句是说,众多英才都对我加以赞誉,我的前辈学者也受到我的影响而得到提升。

“问齿方在童,有发犹未冠”两句则是对自己年龄及生活状态的自我感叹。“有发犹未冠”,意谓自己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但头发还未完全长出;“方在童”,意即还在童年时期。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的自嘲,也反映了他对于自己尚未成熟的无奈之感。

“展转时物非,蹉跎岁华换”两句则是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展转”,意谓辗转反侧、辗转难眠;“时物”,指世事变迁;“蹉跎”,则是虚度光阴的意思;“岁月”则是指时间的流逝。这两句是说,世事沧桑变化无常,人生时光荏苒,转眼间便已过去了很长时间。这里既有对人生短暂易逝的感慨,也有对自己未能抓住机会、有所作为的遗憾。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最后一部分:“风霜忽凄厉,雨雪亦零乱”,是第六联的景物描写,也是全诗的总结。这里所说的“风霜”、“雨雪”都是自然界的景象;“忽凄厉”,则形容风霜之声凄凉悲切;“亦零乱”,则是指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这两句是说,突然之间,风雨交加,雪雨纷飞,自然界变得异常凄厉。这两句既是对前文景物变化的总结,更是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慨叹。整首诗从各个不同侧面展现了诗人年轻时的志气豪迈、才华横溢、个性鲜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