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名垂万古,勇力冠当时。
义释巴东守,身倾帐下儿。
荒祠临涧壑,高树拥旌旗。
回首三分国,何人赋黍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描绘了张飞庙的壮丽景象和历史沧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第一句:威名垂万古,勇力冠当时。

  • 威名: 指张飞的勇猛名声广为流传。
  • : 保持,延续。
  • 万古: 形容时间长久,永远。
  • 勇力: 勇敢的力量,这里强调张飞的武力非凡。
  • 冠当时: 在当时所有将领中排名第一(冠),形容他的英勇无人能及。

第二句:义释巴东守,身倾帐下儿。

  • 义释: 以正义的名义释放或解救他人,这里指的是释放巴东守。
  • 巴东守: 指东汉末年被曹操俘虏、后来归顺刘备的人,可能是张飞手下的某位重要将领。
  • : 倾倒,比喻牺牲或奉献。
  • 帐下儿: 在古代军营中,“帐下”通常指的是将军或者将领的私人军队,而“儿”在这里是对下属的一种亲昵称呼。

第三句:荒祠临涧壑,高树拥旌旗。

  • 荒祠: 荒芜破败的神庙,可能因为战争或时间的侵蚀而变得凄凉。
  • : 靠近,面对。
  • 涧壑: 山间的水流和小沟。
  • 高树: 高大的树木,这里可能指的是山上的松树。
  • 拥旌旗: 周围环绕着飘扬的旗帜,形容环境肃穆庄严。

第四句:回首三分国,何人赋黍离。

  • 回首: 回顾过去的事情,这里指的是回顾三国时期的纷争。
  • 三分国: 三国时期中国被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
  • 黍离: 古代诗歌常用来表达对亡国的哀叹,这里可能隐喻着战乱带来的人民痛苦。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张飞庙的历史遗迹和其背后的深厚文化积淀。首句点明了张飞的威名和勇气,为下文的回忆和感慨奠定了基础。第二和第三句通过具体事件(如义释巴东守)和自然景观(如荒祠、高树)的细节描述,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回顾三国时期的动荡历史,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哀思和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张飞庙及其历史的描写,传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和平安宁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