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邀我看山茶,叶底枝头尽着花。
雪后园林张绣幄,雨馀颜色醉丹砂。
芙蓉寂寞空成恨,芍药风流岂足夸。
来岁未知谁共赏,金尊无酒更宜赊。

【注释】

老僧:年高德劭的僧人。

邀看:邀请观赏,看是动词“邀”的宾语。

尽着花:满树花朵盛开。

绣幄:指用丝线织成的帐幕。

醉丹砂: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芙蓉:即莲花。

芍药:牡丹别名,又称“花钱”。

来岁:明年。

金尊无酒:没有美酒可用来招待客人。

赊(shē):请人代为购买。

【赏析】

《筇竹寺看山茶》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意境清新自然,韵味醇厚。

“老僧邀我看山茶”,起首二句便点明题旨。“山茶”,即山茶花,宋时称“山矾”。这首诗写的就是范成大在筇竹寺观赏山茶花的情景。诗人先描绘了寺院环境,接着描写了老僧邀他赏花,并说:“山茶叶底枝头俱着花。”诗人以“老僧邀我看山茶”领起全篇,从邀约开始,然后逐层深入。第一句“老僧邀我”,点出时间、人物及原因;第二句“我观山茶花”,点明主题。这两句对偶工整,结构严谨,既写出了诗人被邀而动,又引出了下文的赏花活动。

“雪后园林张绣幄”一句,是对上句的具体展开。“绣幄”指的是用丝线织成的帐幕,这里用来比喻白雪覆盖下的山林。雪后天气寒冷,但山林却依然生机盎然,如同被一张绣帷所覆盖一般,美丽而又神秘。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雪后山林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绣幄”一词也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中的拟人化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雨馀颜色醉丹砂”一句,则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林的美丽景色。雨后的空气清新湿润,山林中的植物更加鲜艳多彩。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山茶花的颜色比作美丽的丹砂,以此来突出其艳丽无比的特点。同时,“醉丹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感。

“芙蓉寂寞空成恨,芍药风流岂足夸”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感慨与思考。荷花虽然美丽动人,但它却只能默默地承受寂寞,无法与人共度时光;芍药虽然娇艳动人,但却只能独自绽放,无法与众花争艳。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无法与山茶花相媲美,因为它们都无法陪伴诗人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光。

“来岁未知谁共赏,金尊无酒更宜赊”一句,则更是诗人对未来的畅想与期待。来年不知是谁能够与他共同欣赏山茶花的美好呢?如果没有美酒相伴,那更应该去赊账买酒来享受这份难得的欢愉啊!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豪迈气概。

这首诗通过对山茶花的描绘和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宋代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机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