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载乌台著豸冠,忽看报政上长安。
鹏程远奋三千里,骥足终归十二闲。
自有风霜随绣斧,岂无礼乐对金銮。
到家想近黄花节,登遍秦淮醉里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抓住诗中景物特征及氛围特点。
3.分析所用手法、诗歌表达效果。
4.把握思想情感。
5.理解重要词语在句中的语表意和语里味。
6.赏析诗歌的意境。
此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诗歌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准确、全面地概括诗句的内容,最后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形象和语言,结合着题目要求进行概括、总结、评价。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所以翻译的时候要注意保留原诗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诗句中的重点词。
【答案】
(1)九载乌台着豸冠——御史台御史台是古代官署名,掌管监察事务,故称御史。豸冠,即獬豸冠,汉代御史官服,上端为铁制,形如独角怪兽,象征能明辨是非曲直。
忽看报政上长安——忽然听说朝廷派我入京做官,报政指朝廷任命官职。
鹏程远奋三千里,骥足终归十二闲——大鹏飞向万里云天,骏马奔腾千里,终有一日回到家乡,悠闲自得。
自有风霜随绣斧,岂无礼乐对金銮——自己遭受磨难,就像刀削斧砍一般,难道没有享受宫廷礼乐的快乐?
到家想近黄花节,登遍秦淮醉里山——想到回家的日子就快到了,不禁想起家乡的菊花节,登上秦淮河,沉醉在酒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