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路青山拥翠螺,每闻樵唱隔烟萝。
暗惊鹤梦穿云杪,细答松声出涧阿。
几度半酣扶杖听,有时一曲傍林过。
晚来弛担长松下,复和岩前扣角歌。
【解析】
本诗的首联是写景,描绘了钟山脚下翠螺般的青山夹路而生,樵夫唱着悠扬的山歌在烟雾缭绕的山林之中穿行。颔联是抒情,诗人暗惊:那鹤儿的梦被惊醒了吗?它穿过云梢,飞向何处?细答松声,它在涧边发出清越的声响,又是谁在倾听呢?颈联是写景,诗人几度半醉之时,扶着拐杖听山中传来的松声;有时独自一人,随着山歌在林间行走。尾联是写景,诗人在长松下放开担子,独自和着岩前的歌声,放声歌唱。全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答案】
(金陵八景)钟阜朝云
①翠螺:形容青山如青螺。②樵唱:打柴人唱的歌。③烟萝:指烟雾笼罩着树林。④云杪:云的上面。⑤涧阿:山涧的幽深之处。⑥晚来:傍晚时。⑦弛担:放下担子。⑧扣角:敲击着岩石。⑨岩前:岩石旁边。
译文:
夹道的青山环绕着翠绿的竹笼,每听见樵夫的歌声隔着烟雾的山林。
暗惊鹤梦穿过云梢,细答松声从山涧传来。
几次醉酒时手扶拐杖聆听,有时独自跟随山歌行走林间。
傍晚时分放下担子长松下歇息,又和着岩石旁的歌声高歌一曲。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钟山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夹路青山拥翠螺,每闻樵唱隔烟萝。”是写景,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青山连绵,郁郁葱葱,如同翠绿色的螺壳一般;山林之间,飘渺的云雾缭绕着,使得山林显得更加神秘莫测。这两句诗通过对青山、山林的描绘,展现了钟山的自然美景,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背景。
颔联“暗惊鹤梦穿云秒,细答松声出涧阿。”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惊喜和喜爱之情。诗人看到鹤儿在云霄之上自由翱翔,仿佛在梦中穿越云雾;又听到松树发出的声音,仿佛在涧边回荡,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诗通过想象和比喻,将自然景物拟人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颈联“几度半酣扶杖听,有时一曲傍林过。”是写景,描述了诗人在山林中漫步的情景。诗人多次喝醉后,拄着拐杖听着山中的歌声;有时独自一人,跟着山歌行走在林间小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林中漫步的情景,勾勒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最后两联“晚来弛担长松下,复和岩前叩角歌。”是抒情和写景相结合,描绘了诗人在长松下休息并欣赏着岩石旁的歌声的情景。诗人放下担子,坐在长松下休息;又和着岩石旁的歌声,大声歌唱起来。这两句话既展现了诗人在山林中的惬意生活,又表达了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