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今祭扫向岷峨,万里还从鸟道过。
墓入松楸微有路,人逢故旧已无多。
东风草色迷翁仲,落日猿声出薜萝。
应念椿庭垂白久,锦城虽好莫蹉跎。

【诗句注释】

君今祭扫向岷峨:你如今祭祀扫墓要前往岷山峨眉。

万里还从鸟道过:要走万里,要从鸟道经过。

墓入松楸微有路:墓地在松柏丛中,小路上有些痕迹。

人逢故旧已无多:碰到旧友已经没有几个了。

东风草色迷翁仲:东风把草的绿色吹迷了,连坟墓里的老臣也被迷住了。

落日猿声出薜萝:落日时猿猴的叫声从藤萝下传出。

应念椿庭垂白久:应当怀念您年迈的父亲,他已经白发苍苍很久了。

锦城虽好莫蹉跎:虽然锦城的景色很好,但也不要耽误光阴。

【译文】

你如今去蜀地祭扫先人的坟墓,万里之遥要从小路上行走。

墓地在松柏丛中,小路上有些痕迹。

碰见老朋友不多了,都老了。

东风将草地的绿色吹迷了,就连坟墓里的老臣也被迷住了。

落日时分,猿猴的叫声从藤萝下传出。

应当怀念您年迈的父亲,他已经白发苍苍很久了。

尽管锦城风景如画,也要珍惜光阴。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初,作者送陈子昂往四川省亲,临行前作诗相赠,劝勉他勿忘报国。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深意挚,风格质朴刚健。

诗的前四句是写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蜀地特有的风光,并借景抒怀。“君今”四句为第一段,点明题目,直抒胸臆。诗人首先点出友人要去蜀地省亲,然后说蜀地路途遥远,要从小路上走,这是对友人远行的关心;接着写墓在松柏间,人少路荒,这是对友人旅途艰难的关切;最后写风物依旧,景物美好,但人事已非,这是对友人归途中所感的忧虑。这四句一气呵成,感情真挚。“东风草色迷翁仲”,用典含蓄、贴切而自然,既表现了景色的美好,又写出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落日猿声出薜萝”,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写出了故人稀少,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诗的后四句为第二段。诗人劝慰友人,即使锦城风景再好也不要虚度光阴。末两句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催人奋进,感人至深。

此诗以送别为题,却写得委婉含蓄,不事雕琢,不事藻饰,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友情的珍重,是一首难得的送别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