瘠田数亩九峰间,暮耔朝耘不放闲。
云满绿蓑微醉后,自骑黄犊看青山。
【注释】
耕乐图:指《耕者图》,即描绘农民耕作的画。九峰:指山名。苏轼曾写有《九峰山》诗:“山行欲尽处,遥见九峰出。前峰后峰中,各拥一石佛。”瘠田:指田地贫瘠。耔(zǐ):播种,种植。耘:锄草,松土。闲:空闲,无事。蓑(suō):蓑衣,用来防雨的布。醉后:指酒醉之后。黄犊:指牛。青山:泛指远处的山峦。
【译文】
在九座山峰间的几亩瘠薄田里,每天早晚不停地耕作,没有闲暇的时候。云满翠绿的蓑衣微醺之后,骑着毛色鲜黄的小牛观赏远方的青山。
【赏析】
此诗描写一位农夫在九座山峰之间的瘠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情景。
“瘠田数亩九峰间”,首句交代背景,说明诗人所见之景乃在九峰之间的瘠薄之地。“九”字既突出了山之数量之多,又暗含其峻峭、险峻之态。这几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为全篇定调,以平实的语言将画面呈现于读者眼前,为后文作铺垫。
“暮耔朝耘不放闲”,第二句紧承上句,继续描绘农夫勤劳耕作的场景。“暮”(傍晚)、“朝”(清晨)分别指出了时间;“耔”、“耘”则指明了活动内容——耕种与锄草;“放闲”二字则点明农夫虽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却从未有过片刻的闲暇之意。这里不仅表现了农夫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更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尾联两句,诗人由眼前的农事场景转向内心世界。“云满翠蓑微醉后”,描绘了一幅农夫酒后微醺、醉意朦胧的画面。“云满”形容天空之高远,也暗喻农夫心中所想之事之多;“翠蓑”则是农夫所穿之衣物,此处用以借代其人。“微醉后”三字既表现了农夫酒后的神态,又暗示了他内心的轻松与愉悦。“自骑黄犊看青山”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描绘了农夫骑马欣赏青山美景的情景。这里的“青”字既指青山之色绿,又暗含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歌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位勤劳而朴实的农夫形象。诗中的“九峰”、“瘠田”、“黄犊”等意象,既富有象征意义,又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此外,作者在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意。